卷十一 狂瀾 第一十九章 邸報(第3/3頁)

要說到對新學及新舊政制的認識,趙舒翰不甘於人後的,所編著的《匠典》也即將成書,前六卷也開始付印。林縛本是屬意趙舒翰擔任進奏院使的,奈何趙舒翰早初是雜學的初作俑者,但此時的他與張玉伯一樣,日趨保守。辦邸報這種事,十分的唯心,筆杆子一歪,指不定就成為保皇黨的輿論陣地。林縛寧可叫趙舒翰進工部去做些實事,也不敢叫他來負責邸報事務。

林縛又說道:“進奏院僅轄有一座小規模的刻印作坊,畢竟之前刻印的邸報數量少,只需要發放到各州府及中樞六部諸監寺即可,然後各州府抄印私售,則不由進奏院管轄,以後邸報的印制量要大增,之前的刻印工坊規模就太小了……”

“或可將刻印交給葉家。”林夢得說道。

林夢得所說的葉家,是東陽葉家,不是明州葉家。葉楷與其父父子兩代人在江寧印書為業,正業堂到今天已是江寧規模最大的書行。林縛早年與趙舒翰聯名所著的獄書,也是由正業堂印制。

林縛說道:“具體的印制,還是由陳公來準備,這邊就不再細談了……”

邸報一事,在途中就跟陳華章等人詳細討論過。

進奏院要將邸報發行之事全部承攬下來,半月為一期,由傳驛分放府縣,官紳士民皆需從傳驛購買,嚴禁地方私印,江寧及崇州、維揚、平江、杭州、明州等城坊戶眾多的大城,也交由傳驛在城裏另置多處售點。

淮東的活字印刷技術較為成熟,在大規模印制上,比傳統的雕版印刷在成本及印制速度上有著極大的優勢,但初定八頁小冊的新式邸報,一本印制成本也要二十錢左右。

初定售價一百錢,一年二十四期,總價計二千四百錢,也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剛開始只能如此了,廉價報紙在當前還不具備能實現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