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一百一十五章 腹心之策(第2/3頁)

江寧城高險,但是太大。林縛當初以三千戰卒能守陽信城,陽信城雖然談不上險,但關鍵小,繞城一周才千余步,攤算上來,城頭每步能安排兩到三名戰卒。而林縛又會用兵,當時的江東左軍士氣又盛,除非胡兵能將江東左軍的三千戰卒在城頭拼光,不然就不可能拿下陽信城。

江寧城這麽大,叛軍右翼與中路兩股大軍六萬兵馬就要撲來,淮東三千人怎麽都不可能守住江寧城。

淮東兵馬是可以說為天下第一精銳,高宗庭又知兵事,趙虎也是淮東勇將,但畢竟是人,不是神。奢家直撲江寧的兵馬,也不是禦營軍這種草蛋兵、膿胞兵,江寧城怎麽都不可能守得住,不然杭湖軍守溧陽也不會支持不到十天就覆滅了。

孟義山能親自披甲上陣,最終中流矢而生死不明,可見杭湖軍即使不比淮東軍那麽精銳,守溧陽城的決心還是異常堅決的。

陳西言也心生無力,他能掌握的也就三四千人心不穩的禦營軍兵馬,要守城,首先要分兵將城裏的亂象鎮壓下去。江寧城太大,城裏的住戶加上湧入的流民,遠遠超過一百萬,如今已經徹底亂了。叛軍主力最遲半天就能趕到,將六七千人投進去,半天時間裏能將城裏的混亂鎮壓下來?

而且根本就不曉得其中混入多少叛軍的暗樁、密探,但是肯定有,而且絕不在少數,有之前潛伏的,也有近來隨流民潛入的。城裏秩序不亂,叛軍潛進來的幾百號、千余號人手,掀不起大的風浪來。但是這時候,他們混在百多萬給攪亂的人群裏,再加上超過萬余的亂兵,就六七千人手,怎麽在叛軍主力趕來之前鎮壓下去?

“江寧難守,皇城難攻!”高宗室眼睛炯炯生輝地盯著陳西言,“江寧城再亂,也不會死多少人,但絕不能縱奢家這頭困獸肆虐江寧!”

高祖立國時,以江寧為都,以江寧舊城為皇城,在皇城外圍,在舊廓城的基礎修築新的堅固城墻,才是今天江寧城的規模。

江寧城與燕京城的格局是一樣,是三重城。雖說沒有廓城,但在格局上,絕對要列入天下雄城前三甲,皇城主要將宮城及江寧六部官署圈在裏面。

江寧城雖大,周逾四十裏,但皇城要小得多,周才三裏許,皇城內的宮城更小,周四百余步,甚至都比不上徐州城裏的楚王府。這主要也是高祖初立國時,財政艱難所致。永興帝為寧王到江寧就藩時,就直接以舊宮城為寧王府,以不到五百步的舊宮城作為寧王府時,就覺得擁擠得很,也難怪他登基後,時時想著在江寧外圍耗巨資再築一座新皇城。

江寧城雖亂,但皇城還在陳西言的掌握之中,禦馬監的禁衛軍撤出之後,陳西言還是讓信得過的將校率領數百人守住皇城的幾道口子。

三千甲卒想守住江寧城難逾登天,守住皇城卻是不難,至少守上七八天不難。皇城城墻雖然不比外城寬厚,但也高達兩丈,厚六尺,通體磚石壘砌。

“皇城位於江寧腹心,三千甲卒足以守禦,即使給叛軍奪得外城,但只要兩天時間,淮東水營就能接東陽府軍渡朝天蕩進駐獄島,從東華門外威脅叛軍,使叛軍內外交困。”高宗庭斬釘截鐵地說道:“爾後則等彭城郡公率淮東兵馬主力來援!敵不退,即在江寧城下決一死戰!”

“腹心之策可行啊。”王約見陳西言有所猶豫,知道他擔心放淮東兵馬進皇城,事後他想怎麽撇清都不可能,但事關滿城民眾,由不得他不勸,“叛軍內外交困,必然騰不出手來屠城,只要皇城不失,城裏亂兵也將受到震懾,必會有所收斂。此外,越早將叛軍逐出,江寧受損越少。倘若讓叛軍據江寧堅守三五個月,即使奪回來,也將徹底淪為殘城啊!”

淮東兵馬也談不上多,要是讓浙閩軍六萬兵馬徹底占據了江寧城,依據雄城而守,淮東除了長期跟江州軍配合圍困,也沒有好的辦法能用。

如果說獄島是迫近江寧城的一個要點不容有失外,皇城則更是一個先置死地而後生的要沖。皇城拿不下來,浙閩軍六萬兵馬即使控制外城,也不會有多堅決守禦的心思。只要淮東精銳江寧腹心裏,奢家死活都不敢松弛軍紀,縱兵卒去屠掠的。

“滿城百姓啊!”張玉伯壓著聲音朝陳西言吼叫。

圍城戰對城裏民眾是最殘酷的,嶽冷秋守徐州,徐州裏的民眾餓死、病死幾達三分之一,江寧城民眾手裏的儲糧能支持多久,兩個月還是三個月?即使奢家不屠城,但是將江寧城留上三五個月,將淮東、江州兵主力拖死在外圍的能力還是有的。

奢家什麽打算,這時候基本上是明白的:

一是將江寧徹底打殘,江州軍及淮西軍將斷錢糧,荊湖軍也將長期為錢糧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