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一百零九章 請旨勞師(第2/2頁)

孫文炳坐船從東水門進城去見林續文、黃錦年。

黃錦年嘆道:“奢家在南面縱兵屠掠,看來奢家意在破城,並無意長期占領江寧……”

“即便是江寧城無損給奢家奪了去,也難守,奢家倒是看得清楚。”林續文說道,又為江寧水軍兩千兵馬在白鷺湖覆滅大感惋惜,“程余謙雖說有統兵及防務的經歷,但也僅限於此,難叫人對他寄以厚望啊!我們千方百計的想著要將船舶從江寧外圍撤出去,他倒好,生怕浙閩軍得不到戰船似的……”

孫文炳跟著苦笑一下,要沒有會戰的決心,那就死守城池也好,不多不少,派一兩千兵馬出城試探,好像怕奢家會吃噎了似的,叫孫文炳等旁觀者看了也相當無語。程余謙會不會打仗,從崇觀九年他統領江東援軍北上勤王就暴露無夷了。孫文炳那一回也隨林縛北上勤王,對程余謙的表現比別人更為清楚。程余謙當時率江東援軍始終遊離在安全的內線,說是貪生怕死一點都不過分,最終還是分了些江東左軍的功績,程余謙才有些虛誇的本錢。

不過江寧城裏,真正知兵事的嶽冷秋離開之後,廟堂之上貌似也只有程余謙來挑大梁,這也許是江寧城防守最重要的一個缺失吧。

“這是蕭山傳來的信函。”孫文炳從懷裏掏出秘函,遞給林續文、黃錦年,說道:“奢家右翼兵馬貌似給大雪擋在溧水,無法北進,實際上是等溧陽戰事出結果。溧陽一破,奢家兵馬動起來將極快。就目前看來,嶽冷秋還無意率江州兵過早進入江寧外圍跟奢家硬拼。江寧雖有水道與朝天蕩相接,但奢家兵馬圍過來,水道也就未免安全。如今皇上對杭湖軍在溧陽抵抗叛軍,還寄最後一線希望,林相與黃大人能出城,應早日出城……”

奢家右翼兵馬離江寧僅百余裏,雖說江寧還沒有徹底封城,也正是如此,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逃進城來避難。奢家在外圍奢掠,也是驅趕民眾進江寧的意思,湧入江寧的難民越來越多,一旦圍城,斷了跟外圍的聯絡,城裏的存糧會很快會被一百多萬人消耗一空。

在孫文炳看來,江寧城已經岌岌可危了,援軍遲遲不來,只怕永興帝心裏也開始動搖了吧。

林續文、黃錦年都無意跟江寧共存亡,看過林縛從蕭山寄來的密函,林續文對黃錦年說道:“我看這樣,我與黃大人立即去宮裏請旨,錦年兄隨文炳出東城去趙虎軍中,老十七說要有個人去見嶽冷秋,還是我去為好!”

※※※※※※※※※※※※※※※※

林續文與黃錦年進宮,到文華殿面聖,趕著張晏、陳西言也在。

林續文、黃錦年早就想好借口,一起奏道:“援軍遲遲未至,受阻於風雪,朝廷也當派重臣前往勞慰,以激勵將卒士氣。此外,江州、淮東,一軍從西南來,一軍從東南來,中間山重水阻,又有叛軍封鎖信道,聯絡不暢,自然不能配合默契的趕來夾攻叛軍,臣願往勞慰,督師快行……”

元鑒武臉色陰晴不定,各路援軍來得如此之慢,他的確也漸漸失去耐心,林續文、黃錦年同時來請旨出城去,他當然不會相信他有什麽好居心。

陳西言說道:“林相與黃大人為朝廷著想,願當此任,甚好。老臣也懇請皇上恩許林相、黃大人前往兩師勞軍。”

張晏原以為陳西言會攔著不讓林續文、黃錦年出城去,林續文、黃錦年子嗣都留在崇州,僅攜妻妾到江寧赴任,趕著前些天,他二人妻妾又都出城避入河口獄島,林續文、黃錦年此時出城,還不是明擺著要腳底抹油先溜?

張晏正暗感陳西言怎麽這麽不智,竟會給林續文這麽簡單的謊言騙過?

陳西言又說道:“除大雪封路外,江州軍派員進江寧奏糧食匱缺,故而要在池州籌足糧食再走。如今江寧的糧秣出不去,只能暫時從東陽府調用,也需要林相去協調!”

張晏這時候才明白陳西言的潛台詞。嶽冷秋行得慢,但他絕不會希望看到江寧城給叛軍攻破。一是江州軍倉促開拔,確實是缺糧;第二,也是主要的,嶽冷秋擔心給淮東坑了,怕先進入江州外圍,獨自面對叛軍。

嶽冷秋這時候已不會特別在意朝廷承諾,而會更在意淮東的承諾。現在林續文去江州軍勞師,催嶽冷秋快行,變相的做了嶽冷秋手裏的人質,林續文總不能將自己坑了,也就能讓嶽冷秋對淮東軍稍放心些。

眼下下大雪,還能阻止叛軍快速接近江寧,但拖不起。即便淮東拖延,張晏、陳西言及永興帝也希望江州軍能走得快一點,杭湖軍現在有點岌岌可危,但嶽冷秋要能率四萬江州軍趕到江寧外圍,情形就會好看很多,也只能放林續文、黃錦年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