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七十五章 雁過拔毛

林縛與劉妙貞大婚之後的第二天,元歸政、元錦生父子就告辭離開徐州去見董原。淮東這邊派了高宗庭的書童陳小彥隨行,代表淮東居中協調。

陳小彥跟在高宗庭身上有八九年了,早就從當年的少年子長成精明幹練的青年,高宗庭自然也是希望他在淮東能有一個錦繡前程。

淮東在山陽的物資儲備及運船充足,只要元歸政跟淮西談妥過境的事情,米糧、鐵料、騾馬、兵甲、軍械等物資,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裝船運往信陽,由南陽軍接收。

從泗州渡淮河,馬不停蹄的趕往壽州。

董原在壽州墾荒屯田將有兩個月,屯田規模不大,但比之前的殘破終究是好看了一些。元歸政從徐州出來,也明白淮東的心思——淮東秋後要在南線對閩東用兵,希望淮西、南陽的防線能越快穩定下來越好,所以這時候大力支持南陽的同時,暫時也還不會對淮西進行制肘。

但是很顯然,董原要想將淮西經營成淮東那般景象,三兩年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流民要招撫、賑濟,溝渠要挖,道路要築,橋梁要修,大的溪河要設渡口、渡船,驛站要建,官員胥吏要招募供養,這麽多樁事糾纏在一起,可沒有一刀斬亂麻的妙法,要一樁一樁的理順,十分考驗治政的能力,關鍵還是要有資源上的投入。

元歸政過來,董原也剛從信陽趕回來。

董原從信陽趕回來,除了見元歸政之外,還有就是公孫義等人脫離江州,趕來壽州投靠。

公孫義這些老人,是董原在東閩時就忠心相隨的嫡系親信。董原到維揚組建鄉兵時,就將他們招來治軍,使得當時的維揚軍跟東陽軍一時喻亮,抵抗住淮泗流民軍對維揚的侵襲、滲透。其後董原率維揚軍南下抗擊浙閩叛軍,公孫義等將領也就成為浙北軍的骨幹,為董原立下赫赫戰功。董原離開杭州,公孫義等人雖然沒有脫離杭湖軍,但大多將家小隨董原遷往江寧安置,以示追隨之心。

如今董原留在浙北的嫡系兵馬給調往江州,受嶽冷秋轄制,董原也曉得嶽冷秋是吃肉不吐骨頭的主,就沒有想過還能將嫡系兵馬討回來,但想著將招公孫義等心腹將領召到身邊,在壽州再重新組建一支新軍。

公孫義等大小將領數十人,加上各自的家兵,約有七八百人趕來壽州投靠董原,終是使得董原的底氣稍足了一些。也叫趕到壽州的元歸政認識到,董原能為封疆大吏,給吳黨支持來跟淮東爭強鬥勝,也是有他的深厚基礎。

嶽冷秋也急於消化從杭湖軍調出來的這部分兵馬,公孫義等人又不受拉攏,自然也不會阻擋他們的離開,他同時還要長淮軍、徽南軍中征用部分武官進江州,加強在江州的嫡系勢力。

陶春身為長淮軍主將,他的一舉一動都受朝廷關注,而江州也沒有合適他的位子,他自然不可能放棄麾下兵馬去江州投靠嶽冷秋,但同時又不能阻擋嶽冷秋從長淮軍招募一部分基層、中級將領去江州。

長淮軍一方面在裁撤老弱,雖說變得更精銳,但兵力縮減,但將官的位置卻少了近三分之一,即使有戰功,升遷也變得艱難。這些將領到江州後,大都會得到嶽冷秋提拔,說不定再出一個陶春也有可能。嶽冷秋治軍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對長淮軍的將領影響自然是不容忽視,也是陶春所無法遏制的。

如今董原與嶽冷秋互調武官,多少有著默契。

除了嶽冷秋之外,董原也著急分化長淮軍,甚至通過楚王拉攏長淮軍的將領。今日調一個人到南岸出任縣尉,明天調一個人到南岸擔任城校。南岸壽州、濠州、信陽等地盜匪叢生,府縣需要相當多的衛戍武官,陶春也無法擋著不讓手下的離心將領不給提拔,當真是郁悶得很。

從離開杭州算起,也將有近一年的時間了,從長淮軍撤下來之後,淮西的情形就逐漸好轉,但越是如此,董原越是能感受到跟淮東的差距。

元歸政這次過來談淮東糧船過境的事情,董原自然是不便下什麽絆子。

劉庭州聽到淮東要在入秋之前分批組織四十萬石米糧運到信陽上岸,再從信陽轉運到南陽,眼饞得都要流口水。

江寧如今撥給淮西的錢糧,扣除支應南陽的,就剩一百八十萬兩銀,其中含糧六十萬石。照著規矩,軍糧由軍領司支撥,扣除運耗,就剩下五十萬石還不足一些。

劉庭州深諳朝廷戶支的潛規則,六十萬石軍糧才給沒掉十萬石多點,已經是陳西言等人親自督辦以示支持的緣故,暫時不能奢望得到更好的結果。

五十萬石糧,倒是夠十萬兵馬果腹,關鍵要經營淮西,要用到米糧的地方,遠不止養軍一項。地方米價不能平抑下來,官府要募流民築路修城、墾荒屯種,就只能以米糧支算工錢,沒有米糧,就什麽事情都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