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二十五章 後患無窮(第2/2頁)

陳韓三非柳葉飛能比。冒充江寧特使,假宣密旨,就能將柳葉飛詐出城來殲滅,這種簡單的計謀,很難對陳韓三奏效。

淮東甚至只是依據猜測,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派兵在登州上岸。即使最後找不到柳葉飛投敵的證據,也完全可以捏個罪名栽到他頭上,柳葉飛都成了階下之囚,還有掙紮的余地不成?

要是能一下子將陳韓三吃個幹凈,淮東自然不怕找不到栽贓陳韓三的罪名。關鍵陳韓三手裏兩萬精兵,對陳韓三極為忠心,外人很難分化,很難一下子吃掉。再者徐州又是中原少有的雄城,當初嶽冷秋依靠兩萬精兵守徐州,劉安兒率二十萬兵馬圍了大半年都沒能攻下,不能將陳韓三誘出來,要投入多少兵力去打徐州?

陳韓三不除,不要說董原不敢率兵北上援東平,淮東也不敢隨便將淮陽、宿豫一線的兵力抽空。屆時不僅北上援東平的兵馬後腰會受到陳韓三的威脅,防禦空虛的淮泗防線也隨時有給陳韓三捅穿的危險。

眼下淮泗的困局,可以說是早年淮泗戰事沒有幹凈利落處理所遺留下來的後遺症,而且這個後遺症又是極其的棘手跟嚴重。

形勢如此,倒也不能怪嶽冷秋當初手段不狠辣——很多時候,形勢所迫,只能采取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手段,甚至有些時候飲鴆止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開始是嶽冷秋要利用陳韓三壓制淮東的勢力向徐泗地區擴張,到後期,梁家為了制衡淮東,為了在淮東與山東之間留下緩沖勢力,包括江寧不想任淮東勢力無限膨脹,都不會容許淮東動手去拔除陳韓三這個隱患。

這時候情勢緊迫起來,燕胡兵馬源源不斷地湧進來,最近離徐州也就二三百裏的路程,更是失去解決陳韓三這顆毒瘤的時機。

想到這裏,高宗庭問道:“陳韓三可曾有明顯的異動?”

秦承祖說道:“軍情司現在能確認的是燕胡兩度派人潛進徐州與陳韓三聯絡——很顯然,燕胡不可能看不到徐州這個對他們極有利的變數。張玉伯最近也兩度派人去江寧密奏徐州動態,不曉得哪裏出了變故,走漏了消息,張玉伯在徐州已經給陳韓三嚴密監視起來,處境十分的危險。比起一勞永逸的拔除陳韓三這顆毒瘤,眼下更緊迫的是在陳韓三公開叛變投敵之前,由江寧公開下旨將張玉伯調出來……”

高宗庭唏噓不已。青州戰事塵埃落定,顧悟塵、趙勤民、張晉賢、杜覺輔等人或自盡或戰死,皆都亡故,陳元亮雖在臨淄城破之時隨亂軍逃出,但到今天還下落不明,想來也是兇多吉少,東陽一系,與林縛同時崛起的官員,已然殞落不剩幾人了。張玉伯為人介直,為官剛正不阿,明知徐州是險地,猶孤身赴任,淮東諸人不希望張玉伯在徐州再遇險。

秦承祖又說道:“眼下登州形勢只能說大體如此,還有近十萬軍民沒有撤回來,就急著將你們從北線調回來,也是要一起應對當前的局面。大人決定在山陽設制置使司山陽行營,專司北線戰事,統一指揮包括津衛島、海東、淮泗、淮陽諸部兵馬……”

“將海東也納入山陽行營統一指揮?”高宗庭問道。

“對,甄氏又派秘使來崇州了,大人決意支持甄氏謀取高麗王權……”秦承祖說道。

自西歸浦戰事之後,甄氏在高麗半島就割據海陽郡而自立,與高麗李氏王朝對峙。但相對來說,甄氏的勢力還弱,暫無實力推翻李氏在高麗半島的統治。當然,甄氏欲擴大在高麗半島的戰事規模,也是淮東所樂見。

就眼前的情形,淮東一個是擔心高麗水師在東海上還具有一定的實力,能為燕胡所用,第二個就是燕胡除了每年從高麗獲得近三十萬石米糧的輸貢外,還至少有不低於兩萬人的高麗兵勇直接為燕胡而戰。甄氏擴大高麗半島的戰事規模,將極大削弱燕胡能從高麗獲得的軍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