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2/3頁)

有史以來,投石弩更多的使用在攻城攻寨的戰事之中,唯有將敵軍封鎖在城寨之內無法打反擊,投石弩才會發揮最大的優勢來。眼下,蘇庭瞻命令部將精銳步卒前沖,死死的抵住淮東軍的車陣絕不後退,才能將拋石弩放置到陣前使用。而抵前的甲卒不能後退,自然要承受極重的傷亡。

要想獲得勝利,只能拿人命去填,有片刻猶豫,就可能招來慘敗。

回憶與淮東軍這些年來的戰事,蘇庭瞻心頭湧起無力感。淮東軍在軍械上要領先太多,戰船且不說,淮東軍所制的蠍子弩,是一種小型的拋石弩,用絞弦發力,不用人力拉拽,甚至可以放置在戰船甲板上發射石彈,與床弩配合,淮東軍戰船能給搶灘步卒提供約三百步縱深的封鎖。

浙閩軍要打淮東軍灘頭陣前的側翼,必須要承受極慘重的傷亡,才能接近淮東軍兩頭抱江的車陣側翼。而且淮東軍所生產的蠍子弩才三百多斤重,四五名健壯扛著就能隨突擊部進退,甚是好用。便是在縱深在百余步的車陣之內,淮東軍除了投入三營甲卒外,還有余地放置數架蠍子弩配合防守,令浙閩軍吃盡苦頭。

高麗水軍曾從淮東水營手裏繳獲到這種投石弩,奢飛虎與秦子檀也曾費盡心機從高麗人手裏獲得一艘戰船及兩架投石弩運往晉安找工匠仿造。仿制成本高不說,蠍子弩所用的絞弦極難仿造,晉安那邊試制了二三十架蠍子弩,投射距離遠達不到淮東軍所造三百步的標準,只能放棄不用。

蘇庭瞻這時候甚至願意用千名悍卒換幾架蠍子弩能隨軍進退——盾車再堅實,畢竟不是城墻,終是難抵三五十斤重石彈的轟砸。奈何軍械不良,要想將淮東軍的灘頭陣地打垮,只能用勇武悍卒的性命去填。

※※※※※※※※※※※※※※※※

浙閩軍這一次的反攻格外的猛烈,披甲將卒陣列密集得如墻推進,殺氣騰騰而來。而在陣後,數百民夫肩扛臂抱,拖拽巨大的投石弩往前陣移動。若讓拋石弩在陣前安放投射石彈,在將卒擁擠的陣列之內,一枚石彈很可能就會直接砸死數人……

唐復觀看向傅青河,說道:“敵軍已然孤注一擲,我們下一撥反攻不能奏效,就難免慘重傷亡——請守護移到船上替末將撩陣!”

“左右將卒都看著你我,我可不是渡江過來鼓舞一下士氣,看到危險就往後縮的人。”傅青河單臂負於身後,眯眼而笑,說道:“敵將既然孤注一擲,我軍能否打開缺口,能否將會稽守軍主力牽制在老塘浦不讓他們撤出去,也就在這一舉!這次應該可以將擲彈手都用上去吧!”

火油罐早先給淮東軍集中用於船戰,大規模用於步戰卻是攻打永嘉時周同所先創。在溫庭瑞率殘部從永嘉城撤出時,周同果斷使步卒攜大量火油罐攀上城頭開路,勢如破竹,從永嘉城東南角先打開缺口,一度將永嘉城東城門樓從浙閩戰卒手裏奪來;進而燒毀當時連接楠溪江東西兩岸的棧橋,將一部敵軍封鎖在東岸,未能撤出。

溫庭瑞及秦子檀率殘部退入楠溪源河谷遇奇襲大敗,諸將死傷無數,雖有三五百殘卒逃往仙居,但無人能提醒奢飛虎等人淮東軍在強攻永嘉城最後一戰中所使用的戰法大不同以往。

火油彈密集投擲,對密集步卒陣列的打擊最為有效——幾乎能在極短的時間,造成敵軍密集陣列的混亂,配合反攻,能輕而易舉壓垮敵陣而潰之。

雖說這邊早就備下千余枚火油罐,選出百余人專門作為擲火彈手,列入陣中,但由於唐復觀率部堅守灘頭的前期任務,是盡可能將會稽守軍主力吸引到老塘浦來,而不是將守軍趕進城寨裏防守,所以昨日激戰到現在,火油罐也僅是在防守時零星使用。

攻守用火是常規戰術,淮東軍用火油罐,浙閩軍射火箭,只要不是給燒到易燃的器械、甲衣,須發給燒著,撲滅也容易,很難引起特別的注意。

當蘇庭瞻下達許進不許退的死令,使兩千披甲悍卒分作兩隊,密茬茬的往灘頭擁來,就注定慘淡收場的結局……

※※※※※※※※※※※※※※※※

八閩戰卒密茬茬地擁來,用大盾護住頭臉,抵住已然松動的盾車往前推。抑或數十人簇擁著沖車而來,無視箭矢飛石的射殺,將盾車撞翻在地,撞開缺口。更多的兵卒都往缺口湧來……

在淮東軍前陣堅如磐石的甲卒之後,擲彈手點燃用軟木塞密閉的陶罐布頭,往敵陣擲去。

雖說奮力投擲也不過三四十步的距離,但這三四十步的範圍裏,擁擠不下三五百名浙閩軍兵卒。罐觸鐵甲即碎,特制的黏稠火油潑灑而出,粘附在兜鍪、甲衣、刀盾之上,甩擦不掉,火勢一起,漫開一片,非燒盡不熄,車陣之前頓時燒成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