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二十九章 志願軍遊擊隊(第2/3頁)

“年初時燕胡大肆入寇青州、登州,只是前哨戰而已。”林縛說道:“其意義在於破壞援軍從膠萊河進入青州的河道、陸路以及摧毀青州所能提供的補給能力。燕胡在東線聚結的兵馬總數,足以讓燕胡在圍困陽信的同時,分兵先奪臨淄、青州。屆時,梁家戰則不利,不戰則整個側翼都暴露在燕胡的兵鋒之下——最壞的後果就是整個河淮防線很可能經此一戰就徹底崩潰掉!”

楚錚也知軍略,初時只是身在其中,看不到大兇險,這時候聽林縛、高宗庭分析局勢,嚇出一身冷汗。

“要是梁家一開始能果斷與青州聯兵拒敵,還能趁其立足不穩,將其擊退。然而梁家此時只顧著加強自家的地盤,河淮四鎮彼此間又互相猜忌——如此惡形,若能幸免,或許僅有十分之一的機會。淮東對此局面也是束手無策。”林縛指著地圖說道:“但我與高先生研究形勢,認為虜兵在圍實陽信之後,會分兵先奪臨淄,梁家在濟南、平原兩府的兵力,一定會給吸到東面來。在攻陷陽信或擊潰梁家兵馬之前,燕胡分兵先奪臨淄的兵馬,並沒有從容清除周邊城寨的寬裕時間,青州軍未給圍困的殘余兵力仍有最後一線逃脫進沂山、昆俞山的機會。河淮此時危局換了誰都不能力挽狂瀾,但我們最終還是要齊心協力將胡虜逐出中原。此時能做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保存河淮地區的抵抗實力。你離開青州時,跟程唯遠見過一面,我想問你,淮東此時派人跟程唯遠、張晉賢聯系,能不能說服他們在形勢崩壞之前,果斷棄城撤入沂山,保存一些實力……”

楚錚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子,林縛這個問題實在叫他難以回答。

程唯遠、張晉賢受顧氏父子排斥,得幸都不在陽信城裏,但是在青州形勢沒有崩潰之前,就叫他二人先一步棄守城池退入沂山,說得好聽是為將來反攻保存實力,說得不好聽是不戰先逃,追責起來是抄家問斬的大罪。這裏面的是是非非,不是一張嘴能說清楚的。

張晉賢、程唯遠都是愛惜羽毛的人,要他們從容就義容易,要說服他們棄城保命反倒困難得多。

張晉賢、程唯遠與淮東關系親近,但實際上他二人與淮東密切接觸的機會並不多,林縛也不大清楚他二人的品性,所以才找楚錚過來詢問。

看楚錚的神色,林縛曉得自己的想法怕是不能實現。林縛也不能強求什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去走,心想對張晉賢、程唯遠二人來說,也許死於守土,留名青史,更符合他們個人的意願。拍了拍楚錚的肩膀,便想將這事揭過不提,說道:“宗庭推薦你進軍情司擔任指揮參軍,先熟悉淮東的情況,你覺得如何……”

“大人,楚錚有一事相求……”楚錚驀然站起,單膝跪在林縛跟前。

“有什麽事情,站起來說。”林縛說道。

“程、張二位大人愛惜羽毛,未必肯在形勢崩壞之前棄城保命。”楚錚說道:“但照大人所推測,虜兵會分兵先攻臨淄。在臨淄失陷之後,程大人在廣饒,手裏不過千余縣兵,也難挽回危局。到那時候再勸程大人放棄廣饒南撤,程大人也非拘泥頑固之人。雖兇險,但仍有一線機會撤入沂山。楚錚想回青州搏此一線機會!”

“是有一線機會,不過我會寫信讓斥候潛去青州捎給程、張兩位大人,不需要你親自走這一趟。”林縛說道。

“事情非撤入沂山就完,還要從山賊手裏爭奪得在沂山立足的地盤,還要面臨虜兵殘酷的圍剿。”楚錚說道:“程大人帶去廣饒的十數小校,我都熟悉,相信我回青州能助程大人一臂之力……”

林縛將楚錚攙起來,看向高宗庭,詢問他的意見。

高宗庭思慮片刻,說道:“不管兵力多寡,不管最後能守住沂山幾座山頭,對將來在河淮地區的拉鋸戰事都極有好處。當然,與梁氏未交惡之前,淮東不能公然派兵過去,但可選派一部精銳脫出兵服先潛入沂山。此時梁家也希望董原能出鎮淮東,以牽制淮東在淮泗地區的兵力,也唯有如此,梁家才能放心將沂南兵馬調往北線增援濟南。只要梁家抽空沂南的兵馬,對沂水控制力必然減弱,淮東則可以通過沂水向沂山輸送一部分補給,也可以將民眾沿沂水南撤安置……”

高宗庭建議,林縛心想,這不是志願軍加遊擊隊嗎?

由於當世是冷兵器作戰,遊擊戰術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沂山位於山東之中,能在沂山之中保存一部分軍事力量,意義重大,值得一試。

想到這裏,林縛也打定主意,轉身跟周普說道:“你速去詢問諸衛,有無熟悉沂山情況之人,有無人願意暫時脫下淮東兵服,隨楚錚北上青州,進沂山潛伏?再令軍情司,將附近能調集的斥候哨探都令到島上聽令——跟他們說清楚,在淮東與梁氏正式交惡之前,淮東不會承認他們的存在。有願意北上者,淮東必善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