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一十一章 鄉人治鄉(第2/3頁)

“那多半就錯不了。”旁邊有人吭聲道:“哦,對了,胡寡婦家的小三子還給關押在大廟裏呢……”

胡人傑愣怔了片晌,一時間也犯糊塗起來。待臉如枯木的胡寡婦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給鄉人攙扶來尋子,胡人傑才回過神。胡人傑趕緊將他平時看一眼都嫌心煩的老婦人請過來,將擡榻讓給老婦人坐,看著老婦人衣裳單薄,還親切地將身上的狐裘子脫下來給老婦人穿,待之比親娘還親。老婦人胡寡婦倒手足無措起來……

差不多到日隅時分,陳漬才與唐希泰往溫嶠鎮走來,胡麻猴也在扈從隊列裏一起過來。

胡人傑率領溫嶠鄉紳十數人上前來迎接,胡寡婦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家的兒子死而復生,穿甲持刀站在人群中間,撲過來就放聲嚎哭,一屁股坐地上:“麻猴子,三娃子就要給拉去砍頭了,你要救救三娃子啊……”

陳漬、唐希泰這邊也給搞得莫名其妙。一堆人雜嘴多舌的解釋了半天,才知道胡麻猴的三弟跟鎮上的鄉勇繳械後都給關押在鎮上僧院裏,鄉人傳言這些人都要給拉出去砍頭。

唐希泰看向陳漬,拱手問道:“陳指揮,你看怎麽處置?”

陳漬最頭痛這種事,看到隨唐希泰過來的巡檢副尉跟地方上一名老婦人哭作一團,也曉得他們是親人相聚,說道:“軍司委派唐大人、胡哨將過來處置地方事務,這些事自然是由你做主,我還要趕緊將人馬都拉出去呢!”

唐希泰這才笑著走過去,將胡麻猴及老婦人攙扶起來,說道:“晉雄你今日歸鄉與母親相認,是大喜之事。”又與胡人傑等地方鄉紳說道:“溫嶠鄉老被迫從賊,其中曲折,淮東軍司早有體察。這趟某代表淮東軍赴任地方,也將代表淮東軍司赦免溫嶠鄉老的無心之失,絕沒有追究之意,還請溫嶠鄉老放下擔憂……”當下又向胡人傑等地方鄉紳介紹起身後以胡麻猴胡晉雄為首的十多個台州籍扈從武官。

胡麻猴本無大名,是陽信一役被俘的浙兵之一,隨遷到津海安置,在津海起了大名——胡晉雄,後編入津海軍守城,積功任都卒長,撤到淮東後,進入戰訓學堂培訓,剛剛升任副哨將。這次給調來任巡檢副尉,協助唐希泰主持溫嶠地方兵備事。

淮東考慮到占領浙南後,除了治理地方抽取稅賦外,還將地方兵備有效地組織起來,這樣不僅能更有效地控制浙南地方,還能從浙南抽取驍勇善戰的兵員補充浙南戰場的兵力不足。

以往地方兵備大都控制地方豪族手裏,即便是奢家治閩,主要就是依賴於宗族勢力,在進占兩浙之後,也是采取奢家治城、豪紳治鄉的治理原則,將主要精心放在控制重點城池及防寨上,勢力不足以滲透到浙南的方方面面。

林縛治淮東,一個根本手段就是不動聲色的打壓地方勢力。在府縣之下廣泛設置巡檢司,一面裁撤原有的地方兵備,一面由軍司直接轄管的巡檢司重新組織地方兵備,達到取而代之的目的。

一般說來,地方勢力並沒有割據爭雄的野心,主要是關心地權、田宅的得失。淮東軍司廣設巡檢司的作為,沒有增加地方的負擔,還日益穩定了地方治安,總體上是受地方歡迎的。

這個成功經驗,林縛自然要用於浙南。

這次開辟浙南戰場,除了唐希泰、羅成藝、朱艾等大批吏員從淮東地方抽出來外,還抽調包括胡晉雄在內,原浙南籍近百名基層武官,作為從根本上控制浙南地方的基層力量使用。

陳漬下令將鎮裏的甲卒都撤出去,移到鎮北的大營駐守,正式將溫嶠交給唐希泰接管。陳漬忙於軍務,性子也懶得跟地方鄉紳應付。淮東軍司治軍原則也是嚴格限制軍隊插手地方事務,這邊交接過,陳漬也沒有進鎮子,就直接回鎮北大營去了。

隨唐希泰、胡晉雄進溫嶠的,除了吏員與扈從武官,也就十多名扈兵而已。不過大軍駐紮在側,二三十人維持地方秩序是綽綽有余的,關鍵是要盡快的將地方事務與兵備組織起來。

唐希泰與胡人傑等地方鄉紳應付,胡晉雄攙著老母,帶著十多扈兵便去大廟接管給關押在那裏的三百多鄉勇,先將惶恐揣測的人心安定下來再說。

地方上畏兵,穿甲執刀的甲卒撤出去,換了唐希泰等官員過來接管,地方鄉紳的心思便安定了大半。有理可講,便不用擔心身家性命受威脅,何況隨唐希泰過來,還有許多出身溫嶺的武官,總要顧及鄉土之情,不會亂來。

溫嶠地勢重要,浙南都督府也曾在溫嶠設巡檢司控制地方,其公廳駐院自然也就由唐希泰接管。先去公廳裏寒暄片刻,唐希泰便與胡人傑等地方鄉紳到鎮裏大廟看望給關押在那裏的三百多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