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七十三章 青州軍(第2/2頁)

浙東戰事,淮東軍先後或殲或俘,共消滅浙閩及明州降附軍約一萬四千余人。這一萬四千余眾,浙閩精銳占不到半數,繳獲鎧甲不足四千套,一起給了浙東行營軍還有所不足。

長山營、鳳離營、崇城步營都在短時間裏大規模擴編,使得淮東軍的兵甲精良程度在短時間裏大幅下滑,使得淮東軍戰力水平也隨之下滑不少,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補不足。

“槍矛稍寬裕些,能勻出三千件來,刀械護盾也能擠出千余件。”孫敬軒說道:“缺就缺弓弩及鎧甲。要曉得淮東軍裏,敖滄海、周普、寧則臣三人都不是好惹的主,都派人在我家宅子門口蹲點,大人出面協調也不管用,監庫裏稍有些存貨,各軍都不停的派人來催要。我現在就是把監庫的存貨統統都給青州,鎧甲也不過兩百套,步弓三百張……”

就算只給都卒長以上的武官備甲,三萬人編制的青州軍也需要七八百套鎧甲,披甲率少說要達到三成才能稱得上甲卒精銳。

今後的戰事,將以守城為主,尤需強弓勁弩。一張步弓雖說成本不是特別高,但弓材的制備復雜,整張弓的制作周期長,所以產量也受到嚴格的限制。

“那鐵料呢,淮東能勻出些精鐵來?”趙勤民問道。

青州也有鐵作及工匠,只要有精鐵料,就能打造兵械及簡陋鐵甲。

“這也能勻出一些來。”孫敬軒說道:“不過淮東冶煉精鐵也不易,糧價波動得厲害,淮東各坊司,都是以米糧實數支付工價,精鐵以及刀矛、鎧甲、步弓,淮東每月都能擠出一些給青州,但希望青州能用米糧核算……”

亂象已呈,銀銅跌價,糧鐵鹽布及騾馬成為諸勢力之間彼此爭奪的物資,物資交換,也多以糧鐵作比價。在確知顧嗣元會來崇州之後,淮東諸人就商議好這些事情。

“這是當然。”趙勤民說道。

顧嗣元想要憑借青州軍自立,不想成為淮東的附庸,自然也沒有白拿的意思,這是趙勤民在迎接顧嗣元的路上就商量好的。

山東東部地區近年來未受戰事的禍害,水旱災雖說不斷,但情況要比河南等地好得多。以往津海糧道要從山東抽糧,造成青州糧食緊張,津海糧道一停,青州的糧食供應倒是緩了一口氣。

當然,米糧成為當前最重要的物資,顧嗣元真要據青州以自立,就不能隨便允許青州的米糧外流。

一石米換三斤精鐵或十二斤糙鐵,這還是看在淮東與青州同氣連枝,是郎舅關系的份上,換作別的勢力,一石米糧僅能換兩斤精鐵或十斤糙鐵。

其實,包括青州在內,山東東部的米糧余量也有限。但淮東政事首要任務,就是不斷的增加米糧儲備,能從青州得一些好一些。當然,跟青州的交易,淮東不會虧本就是,跟紅襖軍的交易,才是徹底的賠錢買賣。

※※※※※※※※※※※※※※※※

紅襖女此來崇州更見不得光,甚至怕給顧嗣元、趙勤民撞到,林縛特意指示孫壯護送劉妙貞走北官河南下,避開不走扞海堤大道,故而在路上耽擱了一些行程。

崇州這邊將蘇媚原先在紫瑯山北麓居住的北苑雅舍清出來,安排劉妙貞過來後,入住、護衛之事也由孫文婉率一部女營負責。

林縛與顧嗣元在東衙談事時,接到紙條子,是劉妙貞已經住入北苑。劉妙貞也不想在崇州久留,行程甚緊,希望當夜就與林縛見面。

秦承祖留在淮陽為質,林縛在崇州手忙腳亂,忙碌得不行,也希望與劉妙貞見過面,早日換秦承祖回來,接到紙條子,就與宋佳往北苑雅舍趕去。

林縛與宋佳相對坐在車廂裏,簾子挑起來,還有些微的雨沫子飄進來,打在臉上,微有涼意。

“聽說紅襖女可是絕色佳人呢,只是這些年來見她相貌的真沒有幾人。”宋佳身子依著車廂而坐,神情慵懶,舉手投足間有著別的女子不及的媚姿,拿劉妙貞的相貌說事,嘴唇帶著淺笑,說道:“當初劉安兒有意拿紅襖女的婚事招攬秦子檀,倒不曉得出了什麽變故,最終倒沒有能成……”

秦子檀如今還在東陽縣替奢飛虎謀劃,要說謀算,當屬與高宗庭同一級數的謀士,背就背在跟淮東為敵上。也不清楚秦子檀為何對奢飛虎如此忠心耿耿,要是當初秦劉聯姻,劉安兒不急於攻徐州,而是率主力從東陽府尋求突破,向南威脅江寧,也許整個戰局會有不同的變化。

比起劉妙貞的容色,給林縛印象更深的,是劉妙貞那般嬌軀裏竟有比周普、敖滄海、孫壯等人都要強一籌的武勇。要不是他一直堅持打熬筋骨,勤習刀術,說不定在睢寧城外一戰就給劉妙貞斬落馬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