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六十九章 不臣(第2/2頁)

雖說三月上旬淮東以勤王為借口行聲東擊西之策,令黃錦年破口大罵,但淮東仍然希望黃錦年能在形勢面前低頭。貌似黃錦年是張、嶽一系的嫡系官員,但也不是不能分化的。

要是黃錦年肯與淮東合作,淮東當然會不懈余力的支持黃錦年在江寧獲得政治上的高位。要是黃錦年頑固的對淮東懷恨在心,也許讓他最終落個與津海共存亡,為朝廷盡忠的結局更有利於淮東。

怎麽處置黃錦年、張文燈等人,林縛早有密信傳給吳齊、孫尚望,要他們從權處置。孫尚望要親自去見黃錦年,是借這個機會試探黃錦年的心志。

林續文不會沒有一點觸動。他猶豫了片刻,跟吳齊、孫尚望二人點點頭,要他們去偏廳跟他密談。

高宗庭看著吳齊、孫尚望二人隨林續文走向偏廳,心裏如波瀾起伏。

林續文要問吳齊、孫尚望什麽話,他不難猜到,其實從林縛假勤王之名以欺天下始,淮東已經昭顯出不臣之心,不臣之姿態,已經絕了做忠臣良子的退路。

“狡兔死,走狗烹”,即使林縛有心做忠臣良子,下場卻絕不可能比當年的靖北侯蘇護好半分。那鋪在淮東前面唯一能走的道路,還不夠清晰嗎?

耿泉山諸將看不到這麽深,要是高宗庭看不到,又怎麽當得起“天下之謀”的贊譽?

走到這一步,林續文也必須做出選擇。要麽退到南邊效忠新帝,要麽投附淮東,從此之後林氏三支其二為淮東所有。

淮東若能整合津海勢力,實力必將再躍一層,則將超越為梁氏,為南臣之首。以林續文的資歷,也能擠入江寧中樞,成為淮東在江寧政權裏的代言人之一。將來淮東若真能逆取天下,林續文自然也少不了封王封公侯之榮華富貴。

不過以林縛算計之深,最後一層心思,除了林夢得、傅青河、秦承祖、曹子昂等寥寥數人外,大概不會跟吳齊、孫尚望等人盡說。

高宗庭心裏暗想,林續文大概要到崇州才能知道確切的答案,吳齊、孫尚望是不可能給他準確答復的。

想到這裏,高宗庭心裏苦問,督帥,督帥,你要宗庭我如何處之?督帥你會希望看到淮東逆取天下嗎?

這時候,一名小校匆促走進來,稟道:“渦水河出現異常,比較午時,水位下降了有兩寸……”

“啊!”高宗庭聽了一怔。林續文、吳齊、孫尚望聞聲也從偏廳趕出來。

此時雨季正來,上遊雨水允足,沒有斷流的可能,渦水河水位持續下降,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東胡人在上遊截流。

林續文與諸將匆忙出主城,趕到南面的河港碼頭,從碼頭壩石的水苔,能清楚地看到河水下降的痕跡。

毫無疑問,東胡人在渦水河上遊截流了!

吳齊蹙著眉頭,下令道:“派人探潮河水位!”

接得軍令的小校沒走多遠,潮河那邊的斥候探馬就傳來潮河水位下降的消息。

諸人面面相覷。東胡人的兵馬還沒有圍上來,就開始截斷渦水河及潮河的水道,這絕不是好兆頭。

“所有船舶需立時從渦水河、潮河撤出。坎、離二城寨,要取土搶築高台,並要修築與主城相接的台道。民眾之疏散,從低窪地開始!”高宗庭建議道。

城池攻守之道,最重地形、水勢。

認真說來,真要築津海城,西面的王登台山,是左右唯一不懼水淹的坡地地形。但王登台山離海岸超過三十裏遠,津海位於燕京之側,朝廷斷不可能容許津海建立從海港往內陸縱深延伸達三十裏的城寨防禦體系。津海後期只在王登台山建了一座小型哨堡。但從王登台山過來,差不多有二十四五裏的空當。在東胡人的兵馬大規模圍上來之前,這邊便會放棄王登台山哨台,將那裏的百十名兵馬撤出來。

津海依海築城,是就海港、河汊口的便利,也是津海築城之初,在那麽困難及窘迫的情形下,最好的選擇。但在地形上有處於低窪易受淹的弱點,特別是西邊的坎、離二寨,地勢最低,形成一個向主城延伸的缺口,這是津海城最致命的弱點。

東胡人未圍城而先截渦水、潮河水道,很可能已經窺破津海城防的弱點,他們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將兩河的水勢導入津海城西面的低窪地帶。

高宗庭暗暗心驚,真是小覷東胡人不得。東胡這些年招攬的能人異士不在少數,東胡人越有耐心,津海則越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