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三十九章 虛實相機

“淮東甲騎五千,戎卒一萬五千,水軍萬余,正磨刀霍霍,枕戈待旦。”林縛慷慨激昂地說道:“甲騎已在海州集結,可以從破車硯關北上,自青州,經陽信,北上河間;戎卒、水軍及海船百余艘已經集結於崇州——只待朝廷一旨令下,旬日間便能北進燕地勤王,以抗暴虜!”

林續文、吳齊、孫尚望等人聽了心裏暗想,淮東能抽出這麽多的兵力北上勤王?

“好,好,好!”黃錦年卻不曉得淮東的實力到底如何,連說三聲“好”。

按說淮東兵員實額應不能超過兩萬人,但是這年頭誰還管得了這些。再說緊急之時,募兵、擴兵都是可以權宜從事,只要養兵之餉、養兵之糧不要朝廷撥給就行。

林縛來爭這護駕勤王的首功之臣,在黃錦年看來他的功利心甚重,但這個也沒有什麽不好的。要是林縛一樣不求,帶兵進燕南勤王,誰能放心?

當然了,要不要召淮東軍進燕地勤王,遠不是黃錦年能做決定的事情。

“本官立時派使者快馬直赴京中呈稟此事。”黃錦年之前給虜騎寇燕的危急形勢搞得焦頭爛額,林縛一來津海,頓時間一掃頹色,熱切地挽著他的手臂,說道:“要是天下臣子,都如你我這般效忠朝廷,為君擔憂,天下難事何愁不平?不管朝廷怎麽決定,對林制置使的忠心,一定會大加獎賞的!”

朝野諸人對淮東的爭議很大,但不容置疑的一點,就是近年來唯有淮東軍在野戰中取得對東虜鐵騎大創近殲的勝績。以往覺得淮東恃兵驕縱難容,黃錦年這時候卻覺得淮東可愛之極了。

林縛哈哈大笑,又謙遜地說道:“你我臣子,為君分憂是理所當然。有獎賞固然是好,無獎賞,難道還不為朝廷效力了?”又說道:“聽言李兵部已卸職返回京中待命……李兵部伐遼西不力,然朝廷善守伐之臣除李兵部之外也寥寥無幾……”

黃錦年聽林縛的話音有保薦李卓之意,心裏有些不悅。不過李卓已無兵權在身,林縛說這樣的話也不犯忌諱,至於朝廷會不會采納,那是另說。

“河淮流寇剿而難清,年前又東進再犯淮泗,此誠危急存亡之秋,我欲建議朝廷暫行招撫,以為緩兵之計,不知黃大人以為如何?”林縛又說道。

紅襖軍東進之事,劉庭州、黃叔恩的參劾折子包括林縛的請罪折子,都送到京中。

如何處置紅襖叛匪,是剿是撫,朝廷裏也是爭議不休。戶部官員的主流意見還是以撫為主,畢竟人殺光了,田地讓誰去種?戶部跟誰去征稅糧?主剿官員倒是便利,直接質問,要撫,拿什麽去撫?

不管怎麽說,這時候朝廷是不會輕易處置帥兵大臣的。宿豫、睢寧二城失守,也不可能將責任追究到林縛頭上。萬一將林縛逼急了,逼得他狗急跳墻,這個後果是大越朝此時無法承擔的。

“林制置使若有此議,或可呈折子向朝廷以抒己見。”黃錦年說道:“我想聖上以及朝廷諸公會考慮林制置使的意見的。”

“好。”林縛點頭說道。

按照規矩,林縛不奉詔不能踏入津海的土地,所以還要在津衛島等候朝廷的命令。黃錦年先告辭離開津衛島,回衙署安排派人進京報信一事。林縛將他事先寫下的折子交給黃錦年,要黃錦年派人一並送入京中。

※※※※※※※※※※※※※※※※

黃錦年、張文燈等人離開,津衛島上已沒有外人,林續文問道:“淮東到底能抽出多少兵卒來?”

林續文對淮東情況還是頗為熟悉的。淮東總兵力也許要超過三萬,但要防備奢家的浙東水師從海路突襲,淮東在嵊泗諸島到包括江門、鶴城、崇州在內的內線,都要留下足夠的守禦兵力……能抽出北上勤王的兵力遠沒有林縛剛才對黃錦年所說的那麽樂觀。

“真能調來勤王的兵力,半數左右。”林縛說道:“淮東騎兵就算全調過來,也就三千人左右。崇州以長山營為主,上個月才擴編到二十營。水軍倒是全線收縮到嵊泗防線以北,此外,黑水洋船隊也都在鶴城、崇州集結……”

黑水洋船隊從去年夏秋之後,編入四營親衛營甲卒,全部改為武裝商船。糧道暫時中斷,黑水洋船社所屬的海船完全可以作為合格的運兵戰船來使用。

崇州預備兵力甚多,訓練也有一些,但林縛對主力步營的擴編,更重視兵甲的完備。淮東軍械監雖說在過去一年鉚足了勁在打造,直轄工匠人數是一增再增,但兵甲儲備也就五千套出頭一些。長山營上月擴編到二十營,已經是極限了。

當然了,真到危急關頭,進行極限動員時,步卒能每人發一支槍矛作戰,就算是不錯了。淮東的槍矛儲備還是充足的,一支鐵槍刺矛,耗不了多少鐵,打造也遠比鋼刀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