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七十四章 密約(一)(第2/3頁)

“觀音灘那邊的城坊戶只怕更多。”陳華文說道:“這兩年江東郡的米價也是飛漲,從三錢、四錢,激增到現在的六錢、七錢。平江、海虞城裏,多數城坊戶都是靠手藝為生。這幾年絲價、棉價降得厲害,鐵價也不見漲。城坊戶靠之前的工錢在平江、海虞城裏活不下去,趕著崇州到處招攬工匠,這便一起往崇州湧來,崇州的城坊戶激增,倒沒有什麽奇怪的。”

“林縛費盡心機,打通海東的商路,眼光要遠遠高於別家啊!”陳明轍微微一嘆,“卻不知道這樁事,崇州能松多大的口子!”

如此絲價降得厲害,陳家是有切膚之痛的。

陳家之所以能成為平江府首富,不是別的,而是因為陳家是平江府乃至整個大越朝實力最大的絲綢商。在海虞,陳家的桑園就將近兩千頃,桑園佃農數以萬計。相比較米價,生絲這幾年的價格實際下降了超過七成,要不是底子厚,陳家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

陳華文、陳明轍叔侄此來,除了軍事上的合作外,更希望能通過淮東控制的海上商路,將陳家的生絲及絲綢運往海東地區販售。

海虞縣就挨著海,自然也知道海東地區的生絲是什麽價。以往東海寇勢力正盛,海路中斷,如今有能力聯絡海東的,除了淮東就是占據浙閩的奢家了。

淮東為什麽要費心思找岱山、昌國?陳華文、陳明轍叔侄也有他們的理解——打下岱山、昌國之後,奢家的海船想從明州府出海,就會困難萬倍,晉安府的出海商船也會大受影響。說到底,淮東還是想獨占海東的商路。

天將晚,李書義又過來陪同陳華文、陳明轍叔侄用晚宴。

晚宴將終時,林夢得、秦承祖才回崇城。

天色已晚,只是陳華文、陳明轍叔侄曉得好些事情需要緊著做,等林縛回崇州只是拿主意,具體的細節還是要跟林夢得、秦承祖、孫敬軒等人談。陳華文、陳明轍叔侄是一刻都不想拖下去,跟李書義提出,希望夜裏就跟林夢得、秦承祖面談,等到明後天林縛回來,就能將許多事情定下來。

※※※※※※※※※※※※※※※※

進入八月上旬,天氣就漸涼下來,至少夜間已不那麽難捱。

林夢得、秦承祖才回東衙歇一口氣,都沒有顧得上回家裏吃口飯,李書義派人過來說陳華文、陳明轍叔侄希望今夜就開始談事。

秦承祖拿手搓了一把臉,問李書義派來的人:“粟品孝過來沒有?”

粟品孝是太湖白淖軍的首領。

寧海鎮水營叛投奢家之後,一部分轄區劃歸靖海水營,一部分轄區劃歸江寧水營,但太湖流域,無論是平江府還是丹陽府,都抵制靖海水營,江寧水營進入。倒是讓太湖水寨勢力白淖軍獲得發展的空間,成為太湖之上最重要的鄉軍勢力。

早年東海寇大掠太湖期間,林縛就與以白淖軍為首的太湖水寨勢力保持良好的關系。不僅聯合對抗東海寇,林縛建立崇州及西沙島期間,所需的大量物資,如太湖西南地區的煤、鐵、石灰、米糧、竹木等等,都是通過白淖軍的控制地區販運過來。

在陳西言、余心源等吳黨大佬的搓和下,與吳黨關系密切,同源同根的白淖軍,也正式並入七月才正式給朝廷認可的海虞軍,其首領粟品孝擔任海虞軍副將。

淮東還沒有能力越界去收編白淖軍,比起給董原收編,白淖軍並入海虞軍,這樣的結果淮東更樂意看到。相比較海虞陳家,淮東這邊更重視白淖軍。

“來了,跟大小陳大人在驛館呢,李縣丞陪著。”李書義派來的人回答道。

“那就見吧?”秦承祖征詢地問了林夢得一聲。

“得見,拖不得。將事情大體談妥了,等大人回來拿個主意就是。”林夢得說道:“不管怎麽說,戰事能往後拖則往後拖,優先要將其他事情給理順了!”

“淮泗戰事後期,朝廷為何慷慨地將淮東讓出來?”秦承祖輕嘆一口氣,說道:“還不是看到淮東兩府十一縣不是什麽能成氣候的地方?”

“照尋常的認識,他們這麽看淮東,也沒有錯。”林夢得笑了笑,說道:“不過淮東很快就會有叫他們瞠目結舌的機會!”

淮東兩府十一縣,雖說也算得上魚米之鄉,但大半地區都是低產的低窪湖蕩區,米糧桑棉麻等作物產量不及維揚府,更遠不及平江府。不要說煤鐵跟造船的木料,淮東連石灰都嚴重缺乏,最為富足的鹽業還給維揚的兩淮鹽鐵司控制著。在許多人眼裏,林縛與淮東軍雖然囂張跋扈,但還是不擔心林縛控制淮東能成什麽氣候。

秦承祖輕輕一笑,說道:“派人去問問敬軒,致庸有沒有空,最好也能一起見一下平江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