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六十三章 寧王一系(第2/2頁)

嶽冷秋也覺得十分的棘手。余心源都明確表態了,說明他們私底下早就有所溝通,要是他與寧王、董原等人,強烈反對林縛拋出的這份出兵計劃,無異是直接將吳黨推到對立面去。而一旦同意這份用兵計劃,平江府的軍事資源,很可能都往海虞縣集中。

海虞鄉營的歸屬,能不能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直接關系到陳家的核心利益,陳家在幕後推動是肯定的。陳家的新起之秀,陳明轍是陳西言的得意門生,要是陳西言在背後推動此事,暨陽等縣,甚至原寧海將軍,現任浙北制置使司副使的孟義山,都可能形成以吳黨為核心的軍事集團。嶽冷秋委實難以取舍。

寧王臉色也陰晴不定,難以決策。背後的利害關系過於復雜,一時間也權衡不定,更不知道吳黨與東陽一系私下裏接觸到什麽程度,在堂上也無法商議上什麽。

張希同給嶽冷秋使了個眼色,嶽冷秋心裏嘆了一口氣,跟寧王說道:“林制置使所呈條陳,事關重大,是不是延後一天,到明天再行議論?”

寧王沉默地點點頭,許了嶽冷秋的建議,將軍議延後到明日。

林縛冷冷一笑,涉及到根本利益,誰都不是傻子,余心源一時看不透,但不意味著就沒有人站出來點撥他,陳華文、陳華章兄弟以及留在暨陽養老的陳西言都不是傻子。

軍議才進行了半個時辰不到,就被迫中止。林縛倒也著急,拖著“病軀”出城回到河口草堂,陳華文還留在河口等候消息。

※※※※※※※※※※※※※※※※

寧王府午前的議事本是絕密,不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元錦生午時邀王超、余辟疆等人為陳明轍擺宴洗塵,從余辟疆口裏知道軍議詳情。

王學善嘴巴還緊一些,沒有跟其子王超透露軍議之事。余辟疆倒是大嘴巴一個,將他從其父余心源那裏聽來的諸多事,倒黃豆似的在酒桌上當趣事來說,陳明轍想要阻止都不行。

用過宴,元錦生找了個借口,脫身先走,轉身就返回候府,將軍議之事說給父親元歸政聽。

“事態發展下去,東陽系與吳黨,跟寧王一系的矛盾將越來越嚴重,這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元錦生說道。

“不錯,是要算一個好消息。”元歸政也是神情一振,說道:“你讓周鶴將銀子準備好,我們這就去河口……”

“好咧。”元錦生應道。待要走出去找侯府從事周鶴,走到院子門口,又回頭問道:“魯王回濟南就藩一事,皇上可曾答應?”

“這事怕是不易,崇觀小兒不可能不防備梁家。”元歸政說道。

“魯王跟晉王雖非先帝嫡子,但與寧王一樣,都是當前皇上的親侄子。血親還不分先後,皇上有將寧王立儲之意,就不應該讓魯王、晉王繼續留在京中,與宮廷親近,否則會讓寧王心裏怎麽想?”元錦生說道。

“也許等寧王的儲君地位正式確立了,才會讓魯王、晉王出京吧。”元歸政說道:“不過這些暫時還不重要,北方局勢再差,還能拖上兩三年,這邊讓寧王紮不下根,才是緊要。陳家啊,真是讓人意外,我也沒有想到陳家會唱這一出戲。不然海虞縣給董原占去後,虞東宮莊的處境也會艱難許多,沒想到事情輕易就迎刃而解了……”

“父親確信寧王與嶽冷秋會接受林縛的條陳?”元錦生說道。

“寧王想要在江寧順利登基,總要將奢家趕回東閩去,心思才可能踏實些。”元歸政笑道:“董原有把握不用淮東從東線牽制,獨立收復兩浙嗎?”

“難!”元錦生說道:“淮東的布局十分的巧妙,明明是給各家包圍在裏面,兩角卻有伸展開去的余地。淮東要是不出力,錢江下遊的喇叭口異常的開闊,董原麾下的水師太弱,只能從西邊的湖州境內出兵渡江,戰略上的選擇余地很小。”

“董原沒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即使他最終從湖州方面出兵,也需要淮東在東線牽制奢家一部分兵力才行。”元歸政說道:“再說這時候寧王、嶽冷秋與董原攪和在一起,是因為利益一致,他們就對董原絕對放心?我看董原才是個吃肉不吐骨頭的餓虎,嶽冷秋跟寧王不會不防。帝王權術,分而制之。寧王、嶽冷秋這時候根基都還不穩,總不會過分壓制吳黨的,見好就收,才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元錦生想想也是,寧王、嶽冷秋不可能拒絕淮東的出兵計劃,除非他們完全不想淮東從東線牽制奢家,便找從事周鶴,將銀兩準備,與父親一起送往河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