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三十一章 疑形(第2/3頁)

秦子檀略理了一下袖口,說道:“林縛新得淮東,根基不穩,其北面要防大寇陳韓三,甚至要防備淮泗的局勢再起變化;南面要防我奢家。當前形勢下,淮東大軍不能在海東滯留太長時間,這是肯定的。相比較高麗,淮東更迫切希望儋羅島的戰事能速戰速決,望甄督能明察!”

“哦,秦先生以為西歸浦外圍形勢,是淮東軍故意為之?”權之相插嘴說道:“既然淮東軍也有意在溪野原會戰,我軍也有意在溪野原會戰,那不是更好嗎?”

“敵之所欲,勿能縱之!”秦子檀說道:“淮東軍希望速戰速決,那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將戰事拖延下去,這樣就能將局勢慢慢轉變成對高麗有利……”

“高麗水軍,無法與淮東在海上爭雄,補給斷缺,戰事拖延下去,對我們也是大害。”甄封說道:“局勢又怎麽會慢慢的轉變成對我們有利?”

“出東門,會陷入黑巖山與白鳥砦的夾擊之中,而出南門,集中兵力打黑巖山,更準確的說,只要打開通往濟州的要道為先,就能迫使淮東與儋羅聯軍退守濟州城。”秦子檀說道:“淮東戰船再利,也受到在濟州的水營兵力限制,不足以封鎖儋羅島周圍三四百裏的海岸線。只要甄督能將淮東與儋羅聯兵壓縮在濟州城裏不得出,甄督就能控制儋羅島絕大部分地區,一是能從地區上籌得一部分糧草。另外,即使補給糧路就算會受到幹擾,但也不至於會徹底斷絕。這樣的局勢即使不會對高麗有利,但也要比貿然在溪野原決戰要好一些……”

“秦先生大概是希望海東戰事能無限制的擴大,好在海東幫奢家拖住淮東主力吧?”權之相不大客氣的插了一句話。

之前對秦子檀鼓動海陽打儋羅,以致造成高麗與淮東不得不開戰的局面,他就滿腹意見,這時候對秦子檀倒不會太尊重。

秦子檀給權之相頂了一句,接下來的話倒不好再說了,朝甄封作揖道:“秦某所言,剖心以誠,不敢存有私念,請甄督明鑒!”

“之相粗莽慣了,不會說話,秦先生不要見怪。”甄封不痛不癢地勸導了秦子檀一句,又說道:“秦先生的話,很有道理,我會認真考慮的……”

氣氛冷了下來,軍議到這會兒,也沒有什麽好再談的。甄封及高麗諸將眼下自然還是以在溪野原打大會戰進行準備,不過甄封心存疑慮,倒沒有立時派兵出從東門出擊,切斷白鳥砦守軍的退路。

※※※※※※※※※※※※※※※※

秦子檀先告退離開,剛走出王府,那赫阿濟格從後面追過來喊他:“秦先生,秦先生……”

“那赫將軍,喊我有什麽事情?”秦子檀問道。

“秦先生真心以為西歸浦外圍形勢,是林縛故意造之?”阿濟格問道。

秦子檀看了阿濟格一眼,沒想到他會認真聽自己的話,見左右沒有高麗人,語重心長地說道:“若是高麗人在儋羅島給淮東打得大敗,對奢家,對東胡,又有什麽好處?”

“兩敗俱傷自然是最好的結果,最好能讓高麗人慘勝!”那赫阿濟格倒不掩飾他的心思,說這話時,眼睛流露出兇光來。

“那赫將軍更應該阻止高麗人在溪野原跟淮東軍倉促決戰。”高麗人未必會事事都聽從東胡使臣,但東胡使臣對高麗人的影響力更大,這是肯定的,秦子檀說道:“西歸浦外圍的形勢未必就是林縛故意為之,但是我們要看到,高麗人要切斷白鳥砦守軍的退路,還要防備黑巖山守軍出動來夾擊之,一萬五千兵力差不多要十之七八都拉出東門去,才能做到這點。

“高麗人在溪野原會戰,貌似有城可依,但我們要看到,東門外的地形,是先窄後闊,真正利於兩三萬兵馬進行會戰的地點,離東門還有兩三裏的距離。這兩三裏長的地形恰恰是個瓶口,一旦高麗軍隊主力在溪野原上給淮東軍擊潰,想要從狹窄的瓶口,退守西歸浦,會十分的困難!更為痛苦的,淮東軍在儋羅島有騎兵,甚至有重甲騎兵,若是時機適合,就有在潰兵裏先奪瓶口的可能!”

“秦先生的推論,是建立在高麗人的主力會在溪野原給淮東軍擊潰的前提下。”阿濟格問道:“甄封也是老將,若是有一萬高麗步卒在溪野原結陣,林縛到底有什麽手段,迅速而有效的擊潰之?海陽郡謀儋羅素來已久,對西歸浦城外的地形十分熟悉,在地形上給淮東軍利用的可能性應該甚微。”

“我也不清楚。”秦子檀攤手說道:“但是明知林縛有意在溪野原與高麗人會戰,而不加阻止,則是不智。只要不給林縛牽著鼻子走,自然能破掉他的陰謀詭計。”

“嗯,秦先生所言極是。”阿濟格說道:“我會再跟甄封說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