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2/2頁)

“即使他們聽了昨夜一席話,有心建水營,也非短時間裏能競功的。”秦子檀笑道:“我觀東胡在燕北一線的戰事,他們若是堅持以重兵圍困大同,吸引李卓調派援兵過去,在大同周圍對援兵打殲滅戰,消耗朝廷在北線的兵力,更為上策。他們真要大耗力氣去建水營,能不能建成,還是兩可,更重要的是削弱其對大同方向的戰事投入,對浙閩難道不是一樁好事?東胡人若是自己不建水營,而選擇督促高麗人來建水營,高麗人若得強大水師,東胡人對高麗的控制必然減弱,又有何樂而不為?”

“先生妙計也!”扈從贊同。

“當前牽制並打壓淮東,乃兩家的共同願意,看近日是不是有機會派船出海回晉安,跟侯爺請示此事。”秦子檀說道:“若能與東胡訂立密盟,高麗對淮東的態度,則能由東胡主導之,我再去九州島,說服那些扶桑藩國,則能事半功倍……”

“這時候渡海,怕是兇險!”扈從擔憂說道。

“從儋羅西端到東端,就有一百六七十裏地,再往東,滔滔大海凡數百裏,淮東戰船能盡封鎖之?”秦子檀微微一笑,說道:“眼下關鍵要促成高麗對儋羅島大舉用兵!那就足夠讓淮東頭痛的!”

※※※※※※※※※※※※※※※※

在東胡使臣那赫雄祁等人的促動下,高麗國內對儋羅島戰事的態度很快就一致起來。

顧不上大雪封路,那些穿黑色甲衣的驛騎,陸續從漢陽府馳出,帶著海東天子的敕令,調動郡縣兵馬,集於海陽,組建平淮軍,意謂“平滅淮東”。

國相左靖自領平淮軍,又任東胡使臣那赫雄祁為統軍副帥。那赫雄祁出使高麗,有兩千精騎隨行,一並帶上,先行趕往海陽郡,督促高麗對儋羅用兵。

此外,高麗又組建平淮水師,從各郡州縣抽水軍,調山南郡水軍都尉任平淮水師統領,擺開陣式,要在儋羅島與淮東軍司大幹一場。

與此同時,那赫雄祁使人暗中抄錄的夜話手稿,也由快騎送到遼陽。

※※※※※※※※※※※※※※※※

早在一千多年前,戰國燕大將就在遼河拓疆設郡,築襄平城,後改燕州城。各方勢力爭相逐之,大小戰事不知凡幾。待元氏立國,從高麗人手裏奪到遼東,才將此城正式定名遼陽。東胡奪得遼東故郡,當年就遷都於此,以堅經營遼東,南窺中原的決心。

東胡人定都遼陽之後,就大肆經營之,先後在太子河東岸築新城,宮城,如今遼陽已成燕北雄郡。

北宮禦花園裏,寒雪遮天,太子河畔的冬柳蕭索枝條上,都積著霜雪。聽風亭四壁無遮,但地下置有暗爐燒炭取暖,人在亭中,沒有當頭逆風吹寒,絲毫不會覺得寒冷。

東胡汗王葉濟爾在儒裳外罩著禦寒的皮襖子,坐在聽風亭裏,手裏拿著正是那赫雄祁從漢陽讓人暗中抄錄的夜話水營手稿。他的臉龐削瘦、面色蒼白,枯瘦的手指壓在手稿上,跟身後伺候的愛妃說道:“這個秦子檀真是個人才,一夜談話,將舟師治軍、接戰之事,不分粗細的說了一個通徹。遼東堪與他相提並論者,不過三五人而已。憑借這份手稿,遼東欲立一營舟師,也有跡可尋了……”

那赫氏輕裹著純白色的狐裘子,她有些畏寒,說道:“他曉得遼東這時候心思都在燕西,卻如此推心置腹的將海途之利說透,又詳說治水師之道,我看他就沒有安什麽好心!”

“戰國時秦韓相爭,韓派間到秦國獻策修長渠,以達到消耗秦國的國力,保存韓國的目的。秦國後來知道韓國此計,將這個細作捉來,要拿去問斬。細作反駁秦王,‘我獻此策,能保韓國十年不亡,但能保秦國萬世基業,於韓國是小功,於秦國是大功,何罪之有?’”葉濟爾笑道。

“汗王下定決心要在金州設水師?”那赫氏問道。

“當前以督促高麗擴編水軍為主,但金州也需即時設立水營,不用從燕西抽太多的力氣。”葉濟爾說道:“我王師若能破燕北南下,或與淮東,或與浙閩,在海上終會有一戰,總不能到那時才臨陣抱佛腳!另外,你替我擬書給那赫雄祁,要他在漢陽與奢家訂立密盟,條件可以寬松一些,以劃淮為界也可,歸根到底還是得靠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