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十八章 弱國邦交(第3/3頁)

這裏面的差距,秦子檀看在眼裏也深感痛心。

但是沒有辦法,奢家即使整合閩北、浙南之後,能利用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奢家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陸地,南面要對付虞萬杲殘部,北面要同時對付浙北之董原,徵州之江東郡兵,江西郡兵,最後才是淮東在嵊泗諸島構築的防線。

奢家過去一年在軍費上投入將近三百萬兩銀,水營大約能占兩成,約六十萬兩。兩萬水軍兵卒的糧餉、兵甲、器械,就花了四十萬兩銀,能用來修造戰船的銀子,只剩下二十萬兩。水軍需要戰船數量很大,銀子又少,只能造便宜的,單位運力能載更多兵卒的戰船。

不要看淮東軍司過去一年,步卒擴編速度極快,但其資源投入的重點還在水營上。僅淮東去年在觀音灘船場的投入,就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淮東軍司所屬的觀音灘船場,此時已經能同時建造六艘五千石以上載量的大型海船,一年能造十八艘。而奢家在接管明州府的造船場後,每次也僅能造兩艘大型海船,造船的周期也要比淮東長,一年只能造四艘。

要說兩家在水軍發展上的差距,沒有比這個更直觀的了……

淮東為何能在水軍如此大手筆的投入資源?說到底,淮東當前的根本利益在海上。秦子檀暫時還無法準確估算津海糧道帶給淮東多大的利益,但絕對不會少。維持津海糧道順利運轉下去,是淮東發展水軍最根本的動力。

此外,就是海上商路的利潤無窮,這也是淮東發展水軍的重要動力。

朝廷雖一直禁海禁商,但晉安早年一直都有私商跨海到琉求,扶桑販賣貨殖取利。海上商路之利,秦子檀略知一二。到後期,扶桑藩國混戰,海盜滋生,使得出海風險巨大,海貿規模才銳減。

林縛此次率大軍跨海而來,震懾的意圖更加明顯。一旦給淮東軍司以儋羅島為核心,理順海東區域的海上商路,擴大海貿規模,淮東就能從裏面源源不斷的獲得巨利。

秦子檀想了片刻,覺得東胡人若對海上水師沒有深刻的認識,就不會下死力氣去限制淮東在海上的發展,遂將多年來對水營發展,海戰及其海上爭奪利益之根本的諸多心得,傾心相告。

這一談,便是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