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山河碎 第六十一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2/2頁)

三十萬人數雖眾,但精銳盡喪,余者缺衣少糧,兵甲不全,隊伍不整,如喪家之犬。

同時占據濟南、平原、大名、河中四府的梁氏兵馬已擴編五六萬之眾,編訓也有三四個月,正磨刀霍霍,擦拳待動。一旦流民軍殘部大量的給梁氏擊破收編,梁氏的勢力將再度膨脹。到那時,林縛使出吃奶的勁來,也無法保證他們在青州,在膠萊河兩岸的勢力,不給梁氏驅逐出來。

林縛是要將流民軍趕去山東,但也要讓撤去山東的流民軍是一塊梁氏啃不動的硬骨頭。更長遠的看,即使這時候將徐州讓出來,給流民軍占去,也比費盡全力將劉安兒部打殘要好得多。

林縛負手下崗樓,站到浮著一層黃土的泥地上,跟劉庭州說道:“朝廷是不是該許我們招安流民軍?這流賊跟春後的韮菜似的,一茬接一茬的,殺不光啊,大多數人從賊,也是混一口飯吃,誰又忍心對他們舉起屠刀來?”

劉庭州微微一怔,整個局勢正慢慢地向朝廷有利的方向轉變,林縛怎麽就突然提出招安之事來?說道:“姑息養賊,非長久之策,即使要招安,也要將流匪打殘了,打痛了才成。再說,寇首劉安兒又豈是雌伏之輩?”

“我軍占據睢寧,封鎖汴水、泗水,抵其腰眼,斷其咽喉,雌不雌伏,已容不得他了!”林縛哂然一笑,說道:“招安一事,也許要派人進徐州,問一問嶽督的意見!”

肖魁安暗道,此時派人進徐州,又豈是容易的事情?

劉庭州暗道,若是真能派人進徐州,嶽冷秋雖有總督之名義,戰局大勢卻給林縛掌握在手裏,是和是戰,嶽冷秋又怎麽做得主?嶽冷秋為求脫身,難道會硬著頭皮打下去不成?

相對坐看徐州城破,嶽冷秋與長淮軍給滅,招安議和倒是更容易接受了。

想到這裏,劉庭州毅然說道:“若議招安事,老夫願為信使進徐州!想來流寇也不會留難我一白首老頭。”

“那就辛苦劉大人了。”林縛說道。

招安議和,還是會讓嶽冷秋受益,但就眼下的形勢,卻是上策。

相比較鯨吞浙東的奢家,圍大同而觀望中原的東胡人,嶽冷秋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大患,即使嶽冷秋還霸著江淮總督的位子不放,對江東左軍的限制也相當有限了。便是魯北招兵買馬的梁氏,以及在潼關屯兵觀望的曹氏,也要比嶽冷秋更來得頭疼。

這時候留著嶽冷秋還是有好處的。

※※※※※※※※※※※※※※※※

孫壯坐在大帳簾子口,抱著斬馬刀悶聲不吭,他想戰,劉妙貞、馬蘭頭都是不許。

孫壯率部援泗陽,才千余人,這時只剩不到半數,其他兵馬都給阻斷在泗水以西,過不來。他想擅自行動,拉人馬去攻高家寨都不成。

江東左軍避入高家寨休整,劉妙貞與馬蘭頭也安排休整,同時安排戰力差的部隊先從泗陽往徐州方向撤退。

這些戰鬥差的兵馬,留下來也幫不了大忙,在作戰時,常常給最先擊潰,形成攪亂整個戰陣的亂兵潮湧。特別是對江東左軍作戰,沂水大營、泗水河東大營被奪,就是先例。

劉妙貞率部來援,能擊潰江東左軍,奪回睢寧,當然是好。一旦這個目標達不成,就要考慮主力攻徐州不利的情況了。

泗水河東岸以陳韓三部為主,陳韓三自投附來,就素來不大受轄制,此時也管不了他了。但是泗陽、宿豫這個淮泗角上的兩萬多馬兵向來是流民軍的核心戰力,必須要接援北上,不能給江東左軍占據睢寧後,這麽多的兵馬給封死在淮泗角上出不去。

孫壯心裏不服,明明還有一戰之力,十數萬兵馬,堆也將江東左軍堆死掉。

這時候有快馬馳來,孫壯探頭看去,卻是從前壘馳回的哨騎。沒聽見號角聲響,前壘能有什麽事情要快馬奔來?

“淮東靖寇制置使遣使在陣前,欲見三位渠帥,說是為招安事來,欲借道往徐州去!”哨探到帳前跪報。

劉妙貞、馬蘭頭、孫壯三人皆驚,一起走到帳前,問道:“遣使何人?”

“淮安知府劉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