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山河碎 第三十章 沒有良機(第2/2頁)

※※※※※※※※※※※※※※※※

寧則臣在右營陣列裏指揮戰事,看到陳韓三分出三員驍將各率少量精銳過來沖陣,心裏更是不慌,只是下令右營以傳統的密集陣形收縮防備騎兵沖擊。

才有百余騎兵出擊,寧則臣還沒有多少興趣,他要將陳韓三的寶貝騎兵更多的引過來,才會真正的讓陳韓三嘗一嘗江東左軍究竟是如何跟騎兵在空曠平川野戰的……

傳統的密集陣形,以車、盾相銜接,弓弩形成覆蓋性的密集箭雨,右營有一千兩百甲卒,即使不便帶床弩等重器追擊,還有四百具弓弩。江東左軍追擊的右營陣列有正副哨將十二員,各個方向組織覆蓋箭雨之類的事情,根本不用寧則臣在後面統一指揮。

不比孫壯剛才一下子拿六百余騎壓左營,使箭雨有所分散。陳韓三這回才派出百余騎分從三個角度撞來,令這些撞上來的騎兵每個人所承受到的壓制箭雨要密集得多。

這麽短的距離,也只能組織一波壓制性的齊射,不過也足夠了,分三路沖來的百余騎人馬紛紛中箭倒地,不足七十人接戰陣前,身上插箭帶傷者還不在少數。

戰馬帶人連甲少說有七八百斤重,高速撞來,再堅固的盾車也能沖翻。陳韓三派出的也是悍卒,接戰時側前翼皆有數騎縱馬高躍,以馬腹壓盾車,頓時將當前的盾車沖翻。

盾車有飛矛挑出,刺中馬腹,馬少有不死者,馬背上騎兵少有不摔落給圍殺者。即使居前的銜接盾車給撞開缺口,其後還有盾兵補上。但敵騎沖勢已弱,不能借沖勢再將盾陣撞破,只能拿長槍馬槊硬挑。而江東左軍甲卒反應也迅速,仗著人多,突前夾擊,若不想陷入毫無希望的滯戰,只能迅速回收。

初次的試探,不過沖翻江東左軍四五輛戰車,踩傷五六人,這邊卻損失了三四十勁卒,陳韓三不敢再輕易試探。唯有江東左軍欲起追擊時,陳韓三才再派少量騎兵上去騷擾、牽制,騎兵主力始終保持足夠安全的距離,他總是戒防江東左軍兩個甲卒陣列之後的騎兵陣列。

陳韓三狐疑滑脫,輕易不將騎兵主力壓上,重新集結騎兵後的孫壯也繼續從西側騷擾這邊,寧則臣也沒有轍,無法給陣後周普創造趁亂沖殺的機會。

淮河北岸,沭陽河西岸一馬平川,數十裏方圓沒有障礙地形,僅靠周普手裏的四百輕甲騎兵是無法將陳韓三所部兩千輕騎遲滯住進行圍殺的。

甲卒陣列的機動性是無法克服的缺陷,崇州又沒有條件組建大規模的騎營。

反復糾纏到日中時分,左岸斥候偵察到沭陽方向有大股步卒壓來,在十余裏外的窄橋結陣防備,而陳韓三與孫壯部的步卒亂兵也都退到那裏,寧則臣與周普也只有放棄與陳韓三糾纏,往南回收。

※※※※※※※※※※※※※※※※

劉庭州見識過江東左軍的戰法,心間一顆懸石放下。

劉庭州知道林縛在北岸立營,除非流民軍聚集更多的兵力,否則難以給他威脅。心想林縛盛名之下,果然不虛,朝中用兵能與他相比者,已經不多了。

不過他看到林縛明顯錯失大量擊殺流匪先鋒渠帥孫杆子所部兵力的機會,甚至有可能直接擊殺孫杆子其人,最終只有兩三百人斬獲,也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將林縛看得多高。

寧則臣、周普率部退回來,甲卒、騎兵在寨前結陣戒備,工輜營千余輔兵繼續有條不紊地修築柵營。

周普沒撈到沖殺的機會,心裏終是悶氣,仔細看過戰馬無恙,交給隨扈照顧,則與寧則臣一起回初建成的柵營向林縛復命。

林縛正與秦承祖、劉庭州、張玉伯等人商議築塞事宜。

林縛隨船運來物資,只能夠在北岸紮下一座簡單水陸兩用的柵營,要想利於長期堅守,還要從南岸淮安城籌集築塞大量的物資。

林縛在北岸紮營立寨,劉庭州是樂意看到的。林縛直接紮在流民軍在淮河北岸的腰眼,淮安城幾乎不用直接去面對流民軍,甚至從洪澤浦以西的淮河南岸都不用擔心流民軍有能力渡淮侵擾。林縛所需的物資、補給,劉庭州見並無過分之處,也就一力承接下來,沒有推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