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山河碎 第四章 分歧

“簡直是胡鬧,若湯公在京中,必以死抗諫,使立寧王不得行……”

離開總督府,林縛坐上顧悟塵的馬車,翁婿二人在馬車裏議論冊立寧王事,顧悟塵的態度之激烈,令林縛頗為意外。

“張協、陳西信、郝宗成二三子,誤國之賊,非能與謀。”顧悟塵此時視林縛如己出,說話沒有以前的隔閡,也將他的尖銳一面展露在林縛的面前。換作以往,他即使對張協等人再不滿,也不會在林縛面前拿“誤國賊”罵他們。

林縛靜坐著聽顧悟塵抱怨,轉念想到他與顧悟塵想法的分歧在哪裏。

近幾十年來,中樞對南方諸郡的控制權已經降弱許多,此時豫東、魯西等地爆發大規模的民亂,除了津海糧道勉強維系外,南北阻絕,中樞很可能失去對南方諸郡的控制權。冊立寧王代為立嫡,配合以江寧六部的舊設,則容易在江寧形成南方諸郡的政治權力中心,有利於集中力量鎮壓奢家的反叛以及各地風起雲湧的民亂,更可以集中力量確保津海糧道的暢通。不立寧王,江寧六部權柄又不足以統禦南方諸郡,一旦南北信路阻絕,除江東郡外,南方其他諸郡的漕糧,怕就不會那麽老實的聚到津海糧道上來運往北方。

林縛以這樣的立場,猜到有冊立寧王的可能,也是贊同這種做法的。林縛才不關心誰做皇帝,將局勢平定下來才是最關鍵的。

中原爆發大規模的民變,南方諸郡不能集中資源、兵力,很可能給奢家各個擊破。現實的情況是,東閩虞萬杲不聽兩浙郡的命令,董原在兩浙又不聽虞萬杲的轄制,江西郡與江東郡又無瓜葛,就是一盤散沙。

顧悟塵對冊立寧王一事的態度卻與林縛迥然不同,顧悟塵關心的是元氏帝權能否順利傳續一事,擔心是冊立寧王會給將來的帝位傳承埋下難以消除的禍根。不要說其他的,只要寧王日後能得到一個李卓式人物的忠心,寧王很可能就會有請皇上早日退位、頤養天命的想法,要是皇上不幸生出子嗣,寧王會拱手將唾手可得的帝位讓出來不成?

在林縛看來,與其替當今皇帝考慮以後的帝權危機,還是渡過眼前的難關要緊。慶裕帝遇刺,德隆帝繼位,這背後又幹凈到哪裏去?

林縛不與顧悟塵爭辯什麽,說道:“事情已成定局,也非我們能幹涉,多想無益,這邊事畢,待薰娘到江寧,我再留一兩天,就要先回崇州去……”

顧悟塵愁眉不展,思慮道:“也不曉得余心源如何處置漕事。要是今年秋漕還往淮口湧,簡直就是吸引流寇往淮河邊趕,問題一大摞,也看不到有什麽頭緒。仙霞關與杉關給封,浙西與贛南都抽不兵力去奪,也不知道虞萬杲在閩北情勢如何……我看啊,也許隔不了多久,奢文莊就要自立為閩王了!”

這年頭可沒有“緩稱王”的說法,要是虞萬杲在閩北不能對奢家造成威脅,使奢家有能力將閩北與浙南聯成一起,奢文莊是非常有可能稱王的。

“我眼下只能跟奢家爭島地。”林縛說道:“爭島地也頗為不易,奢家不會輕易放棄昌國、岱山諸島,海戰倒是不怕,奪島傷亡太重,很可能短時間內就是在岱山一線進行拉鋸,讓奢家無力派戰船騷擾嵊泗以北的海域……”

林縛組織了兩次強襲大橫島,第一次打殘寇兵在清石灣的防線,第二次才攻下北麓營堡,兩次強襲殲敵一千六百人,自身傷亡也差不多在一千兩百人左右,完完全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硬仗。

短時間內,林縛不會強行攻打岱山、昌國諸島,而是以鞏固嵊泗防線為主,以打擊寇兵島塢,封鎖其海路為輔,逐步的擴大嵊泗海域的優勢,真正的會戰,要等董原、虞萬杲以及江西郡都做好準備對奢家反攻之後,才能同時進行。

以奢家此時的動員能力,從晉安還能抽出五六萬的精銳兵力。要是奢文莊不會太笨,他在浙東應該以打擊豪族大戶,拉攏破產農民為主,甚至在浙西可以鼓動大批的破產礦工加入奢家軍隊(浙西雖然是山地為主,但仙霞嶺以北一帶有較多銀礦)。

林縛還沒有自狂到以江東左軍一家的力量就將奢家掐死在搖籃裏。

※※※※※※※※※※※※※※※※

到宣撫使司衙門,林縛先下了馬車,他的左參政銜不大可能在宣撫使司衙門裏領實職,但他畢竟要算宣撫使王添的佐官。

在路上故意壓著車速,林縛趕過來,王添、韓載等人已經先回到衙門。沈戎、林庭立、劉師度、孟心史等府縣主官也到宣撫使司衙門落腳議事。

林縛不關心江東郡的錢糧支度,他有左參政之銜,但是王添不會給他實權,他在宣撫使司裏也是孤家寡人一個,沒有援應,也無法跟王添要權。他關心的是原寧海鎮水營的餉銀,宣撫使司會如何撥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