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三十三章 滲透(第2/2頁)

首先是要選擇年富力強且有真才實幹的人手;再一個就盡可能的從社會中下層選拔人手,這有利於緩和中下層貧佃民與一層鄉豪世族、大田主、大商戶之間的矛盾,而不是去激化矛盾。

撿賢能補官吏的名單表面上看是李書堂、李書義、胡致庸、胡致誠四人共同擬定向吳梅久推薦的,推薦的都是熟悉地方民情事務的賢能人士,不一定都有功名在身,但都是讀書人的身份,分布各鄉各裏,在鄉裏有一定的聲望,有利於縣裏迅速恢復秩序。

本身對崇州地方就不熟悉的吳梅久,提不出半點反駁意見,只能全盤接受,他也完全想象不到因為崇州童子案使林縛等人對崇州地方的熟悉完全超乎他的想象。

吳梅久沒有跟林縛爭的心思,再一個他對崇州地方不熟悉,具體的事務他只能委托胡致誠、李書義兩人負責,補選官吏及任事,也都由胡致誠、李書義一手把持。

縣裏主要事權分屬六房:前三房為掌官吏任免,考績,升遷之吏房,掌軍政鄉兵,縣刀弓手之兵房,掌刑法,獄訟之刑房,此三房由胡致誠負責,胡致誠暗中向曹子昂負責。後三房為掌田賦,戶政,倉儲之戶房,掌禮制,縣學之禮房,以及營造,屯田,水利之工房,此三房由李書義負責,李書義暗中向林夢得負責。

這次補選賢任事,也是胡致誠、李書義兩人挑選掌握六房事務的助手,林縛的意見是每項職事盡可能補足一正三副的人手,除了減輕縣裏民眾傜役負擔外,更重要的是進行人才儲備。

當世民眾的識字率很低,但是江東地處富裕,耕讀人家還是很多。崇州縣,入籍丁口就有二十萬,實際的丁口可能接近三十萬,識字者差不多有萬人,雖說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鄉豪世族子弟,也有相當一部分為平民階層,從中選拔、培養三五百有才能的基層人手來,不是什麽難事,關鍵這時候要有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名目。

夜裏,林縛帶著曹子昂、林夢得一起到北山門禪院參加為補賢任事所組織的簡單宴請,與新補選的官吏以及鄉裏的裏長、甲長代表見面。

在宴席上,林縛與吳梅久確定了一個原則,就是六房書辦不但分管縣裏的事務,還有分區域監管各鄉裏的職權。

以往鄉裏事務都由裏長、甲長掌握,完全按照約定俗成的鄉風民俗行事,這些裏長、甲長實際上又是鄉豪世族的代表。林縛此舉表面上是對通匪案進行徹查的需要,有這個借口,別人也不便阻撓,實際上則是加強了縣裏對地方事務的集權,最根本的目標就是限制鄉豪世族控制鄉裏的勢力。

這次補選的官吏都是從各鄉各裏撿選,在地方上也有一定的人脈與聲望基礎,也是各方面至少能勉強接受,不便公開抵制的人選。

※※※※※※※※※※※※※※※※

陳雷本想帶著兒子恩澤回陳家圩好好團聚三天,才回縣裏正式任事。他本人一天之內經歷的事情也太多了,內心受到極大的沖擊,也需要時間好好消化一番。但是,縣裏的事務太忙亂了,幾乎什麽事情都是一團亂麻,要胡致誠、李書義兩人撐著,其他補選的官吏幾乎是即時就頂用上。陳雷給任為縣倉大使,掌管縣裏物資積儲,當下是極重要的一項職事,他也就不便真去享受林縛額外給他們父子相聚的三天假期。

夜裏使長工何貴帶著兒子回陳家圩跟他母親團聚,陳雷則留了下來。

北山門禪院有九進之多,給利用起來當成臨時的縣衙,六房各占一進院子,縣大牢以及縣大倉都獨占了一處大院子,在此之前臨時從西沙島鄉征調兩百余民勇補為衙役、獄卒、倉卒,將縣衙秩序勉強維持起來,不至於混亂不堪。

陳雷倉促赴任時,縣大倉院子正破開山門院墻開一道供物資獨立進出的大門,縣大牢也要開門,畢竟有些門庭不能跟縣衙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