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三十二章 父子相認(第2/3頁)

“啊!?”陳雷愣在那裏。鄉下消息閉塞,沒人去城裏,崇州縣裏發生了什麽大事,基本上也沒人知道,兵荒馬亂的,沒有人沒事會在外面亂逛蕩,陳雷自然也不知道昨日江東左軍回崇州攻打紫瑯山的事情,“怎麽回事?怎麽廣教寺的和尚給殺了這麽多?東海寇又來了?”

他其實不想去做什麽官,要是東海寇再來一次,當官比誰都死得快!

“豬……林大人帶著江東左軍昨天就回來了。”陳敬魁硬硬的將“倌兒”兩個字吃進肚子裏。各鄉裏的裏長甲長昨天夜裏就給請到紫瑯山去了,他趕著回來就帶路請陳雷去紫瑯山的,他掌握了第一手資料,跟陳雷說道:“廣教寺和尚是賊和尚,東海寇上岸,就是那些賊和尚帶的路。林大人一回來,就當機立斷將那些賊和尚給剿了——日他娘的,好幾十負傷的海盜藏在廟裏養傷呢,給一起揪了出來。各鄉有通匪嫌疑的僧院都給江東左軍控制起來的,僧尼都要集中到紫瑯山審訊,那邊缺人手得很,這才趕著補官吏!”

陳雷心眼頗多,心裏想江東左軍昨天剛回來就能知道廣教寺的和尚匪,難道西沙島早就有人看到廣教寺和尚勾結海盜了?

陳雷懷著各種疑惑,將家裏最後剩下的那頭騾子套上鞍,帶著長工何貴,與陳敬魁一起在兩名騎馬武卒的保護趕到紫瑯山。四十裏地走一趟,已經是午前了。

陳雷趕到紫瑯山北麓山門,江東左軍已經正式沿北麓、東麓駐紮,指揮帳設在東麓禪院,江東左軍主要駐營地也在東麓,北麓禪院則作為臨時縣衙使用,山門兩邊粉白的墻張貼了好幾張榜帖。

陳雷吩咐何貴牽著騾子在山門守著,不要走遠了。他湊到墻邊看那幾張告示,有說通匪案的,有說賑災慰民的,都是些緊急之事。也許是太緊急的緣故,都沒有什麽條理,不過靖海都監使,江東左營鄉軍都指揮的兩枚大印顯眼地壓在崇州知縣的大印上面。

縣裏選補官吏,本來是知縣的職責,吳梅久暫代崇州知縣,陳雷跟吳梅久八輩子都打不到一絲關系,從清晨到現在都很疑惑。這時候看到告示用章的細微之處,心裏疑惑,崇州換林縛做主了?

所謂的“靖海都監使”這個官吏聽上去陌生,不知道是什麽來頭,但是告示加印排序很有考究,自然是要比崇州知縣或者海陵府司寇參軍權高位重。另外,通匪案告示,林縛與吳梅久一起用印是合適的,但是安民告示,選賢告示,林縛也在上面用印,這裏面的意味就大了。陳雷心裏想,自己給選上,莫非跟這個有關系?

他跟陳敬魁走進北山門禪院的院子裏,看到胡致誠正走過去,忙過去招手喚他:“致誠兄!你也在這裏……”

他知道胡家遷到島上去,跟那個林大人走得親密,想問問到底是怎麽回事。因為兒子一起在縣學裏給海盜劫走,最初還一起想著法子湊賦身銀、求人,陳雷與胡致庸、胡致誠就這麽認識了,彼此間還走動。倒是胡家上島之後,就沒有怎麽來往。要是胡致誠、胡致庸兄弟幫著說話,倒也解釋得通。

胡致誠忙得屁股冒煙,吳梅久相當的配合,什麽事都推到他與李書義的頭上,曹子昂等人畢竟沒有正式的名義,他與李書義從昨夜到現在也就沒有合眼小睡一下。要從西沙島運一批賑濟糧過來,他正要趕去江邊看一下,也實在沒有時間跟陳家圩的陳雷寒暄什麽,抱拳作揖說道:“陳雷兄弟過來了。這都是飯時,有人安排用飯,等我得閑再找你說話……”寒暄了幾句,就匆忙告辭離開去。

陳雷這時候才確定他突然給選上,是胡家兄弟幫忙說了話,心裏感激,看他們也著實是忙,沒有耽擱他,他與陳敬魁到指定的院子裏。

陳雷不算是路最遠的,像東社那片,差不多要到黃昏時才走,就這樣,院子裏已經有六七十人。陳敬魁領他到這裏就離開了,裏長甲長各有使喚,除非在補選之列,不然無需留在這裏……

好些人陳雷都不認識,也有好幾人是崇州童子案被劫童子的親人,陳雷認識,心裏想莫道是都是胡家兄弟舉薦?看到這麽多人,心裏又是奇怪,這次補選需要這麽多人?

知縣、縣丞、縣尉都是京派官,輪不到地方做主,縣裏能臨時補選的只有六房書辦、驛丞及三班衙役及弓刀隊頭目,十三四人即可,各房衙差,苦差事都是征發民夫,肥差遣官吏都任用私人,不應該在選補之列。

“陳家圩來人在哪裏?”有個士卒探頭到院子裏來問道。

“兵爺,小的便是從陳家圩來的……”陳雷奇怪又有什麽事情。

“我家小將軍要見你,要我對你客氣一點。”那士卒說道:“兵爺這稱呼可不敢當,你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