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十七章 開城門(第2/3頁)

想到這裏,陳德彪拿那兩只有大小的眼睛瞅著柳葉飛,說道:“柳大人,你倒是拿個準主意,是開城門放林縛進來談事,還是將他擋回去?總之我相信你不會擔心林縛帶三五百人進城來能搞出什麽妖蛾子……”

給陳德彪這麽一擠兌,柳葉飛臉色更是難看,他很不情願讓林縛進城來,但是他沒有拒絕林縛進城的借口。

葛祖芳沒用的先要替柳葉飛說話,陳德彪攔在他前面說道:“既然林縛要進城來,也是有好商好議將事情解決掉的態度,難不成真要逼得他對青州用兵不成?屆時不管有什麽後果,只怕是我們又要多擔一份責任。”

葛祖芳欲言又止,委實難以決定,最終嘆氣看向柳葉飛,說道:“柳大人,你做決定吧!”

柳葉飛心裏頗為無奈,再堅持,他就要成孤家寡人了。畢竟林縛是來商議昌邑嘩變的善後之策,已經主動退了一步,他這邊再繃下去,真出了什麽變故,他就失去更站得住腳的立場。柳葉飛想了片刻,也沒有其他良策,揮了揮手,跟壽光知縣杜覺輔說道:“你們去開城門吧!”

林縛只是從五品散階,雖有封爵在身,還不足以讓他們幾個正三品地方大員出面迎接。

※※※※※※※※※※※※※※※※

壽光引彌河水注入護城壕,彌河在壽光城北有一處小碼頭,江東左軍第一營從營口鎮換多槳快船水陸並進,於黃昏時抵達壽光城北。

林縛下船登岸,就在女扮男裝的孫文婉、孫文炳及林夢得等人陪同,閑庭信步的領略壽光城北初春的風光,嫩青色的新草已經漫山遍野的冒了出來。

山東北部大部分地區還是一年一熟,這時候正是種植春小麥的季節,鄉民不會受到江東左軍與青州軍之間糾紛的影響,黃昏時的田野裏還有許多勞作的鄉民,只覺得在東虜退去後,世道又恢復了正常。

京畿不能亂啊,不僅是為百數萬黎民百姓,更重要的一點,除了燕山防線外,整個北方就沒有一條像模像樣的防線了,京畿大亂只能便宜了東虜。一旦燕山防線崩潰,很可能一潰就是千裏,一直到淮河沿線才有建立穩固防線的可能。

“城門開了!”孫文婉輕呼了一聲。

林縛轉身看去,壽光北城門這時候正緩緩打開,壽光四城的城門還是吊橋形式,城門放下來,橫在護城壕上,形成入城的濠橋,數名穿著青衣官袍的官員在十數名衙役的簇擁下,出城來迎接。

“是壽光地方官員,為首的那個中年人就是知縣杜覺輔,杜家本身就是壽光的大田主。這次事件,他不應該會去支持柳葉飛。只是地方聲音稀微,有什麽意見也傳不到中樞去。”孫文炳說道。

他前段時間代表江東左軍在山東負責籌措糧資軍械等物資,也是代表津海都漕運司在山東協調海漕運務的主要官員,與壽光、昌邑、登州、萊州等山東北部沿海諸縣的地方官員接觸頗多,對杜覺輔及杜家了解頗深。

“哦,那我們不能怠慢了。”林縛笑道。他一直都小心翼翼地不去搞壞與地方上的關系,只有獲得的支持越多,獲得的支持人群基礎越廣泛,才能真正談得上根基穩健,流寇或目光短淺的軍閥是想不明白其中道理了。

看著杜覺輔等人走近,林縛領著林夢得、孫文炳、孫文婉等人迎過來,拱手作揖說道:“勞杜大人出城來迎,真是罪過……”

“眼下情形也非我等所願見。”杜覺輔作揖還禮,“郡司諸位大人都在城中相待,我們出城相迎來遲,還望林大人不要覺得壽光怠慢了。”

“怎麽敢?”林縛笑道:“我一直因瑣事留在津海,倒是很想到壽光走一趟,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成行,也非我所願啊。”

“壽光城防是怎麽的狀況?”林夢得插嘴問道。

“又非戰時,郡司並無理由接管壽光城防。”杜覺輔說道:“北城門也如常安排了一都隊縣刀弓手。林大人帶護衛進城去,我杜家靠著北城門有一棟宅院頗大,委屈林大人在那裏稍息……”

杜覺輔的意思也很明顯,他不能將北城門的防務就直接交給江東左軍控制,但是真要發生什麽變故,江東左軍想要控制北城門也容易。

湯浩信聲隆位高,是不會出來迎接的,派出馬朝出城來迎接。馬朝給林縛行禮,也跟林縛他們證實山東郡司沒有在城裏搞什麽特別的布置。

馬朝與湯浩信對林縛突然要進壽光城商議昌邑嘩變善後之事也感到頗為意外,他們原以為林縛會拖到朝廷在這件事上徹底低頭才肯罷手——在他們看來,林縛是做得出這種事情的。

既然林縛願意退一步,那事情反而容易解決掉,朝廷畢竟還是要保留一些尊嚴跟面子,只要不把朝廷的這最後一層臉皮扒下來,很多事情都好說,難道鬧到京畿大亂,對張協,對京中的達官貴人們有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