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燕雲劫 第六十一章 特旨之危(第2/3頁)

曹子昂又將手裏另一封抄件遞給林縛,“你看這份塘抄,這是十二日工部發往山東郡司、濟南府使地方組織人手封堵黃河決口的公文。看到這份塘抄時,我們當時疏忽了,沒有注意到這裏面的玄機——濟南失陷,山東郡司是給一窩端了,濟南、德州、臨清諸城也才剛剛收復,即使臨時委派了官員,但是要地方這時候組織人手封堵黃河決口,能組織多少人力、物力出來?工部怕真是忽視了這次黃河決口的災情!工部對黃河決口災情的判斷失誤,除了嶽冷秋,還有誰能誤導?恐怕山東郡司,濟南府這時候還抽不出人來去關心黃河決口的問題。”

“這個畜生!他連楚黨同僚都坑!”林縛恨得直拍桌子。

林縛只是七品都監,沒有奏事之權,前幾次派信使到燕京報捷也是逾越,不過畢竟是獲得大勝,這種逾越是朝廷能夠給容忍的,也可以說是特許的。

從陽信歸來,其實不待劉直提起,林縛就有出售首級換養軍銀子的心思,陽信之捷就沒有再逾越到兵部上奏,刻意的拖著。再說朝廷使劉直為江東左軍觀軍容副使,江東左軍在序列上就受郝宗成節制。林縛對郝宗成沒有什麽好感,黃河決堤之事,也只跟劉直簡略的提了一提,想來劉直也沒有將心思放在上面。再說劉直要將黃河決堤的事情上奏上去,還是要通過郝宗成,通過內侍省。內侍省未必會高興替工部、戶部捉這個耗子。

林縛沒有重視這事,他以為黃河給東虜決堤之事,嶽冷秋會向朝廷專事呈奏。這本是嶽冷秋南線勤王師總督的職責,畢竟這麽大的事情,嶽冷秋不可能,也沒有膽子隱瞞不報。

嶽冷秋沒有膽子隱瞞不報,但是有膽子往小裏說。

畢竟東虜決堤之時還是二月初旬,天氣尚寒,黃河冰下存水尚少,破堤後,看上去災情並不嚴重。嶽冷秋即使如實匯報,那時的洪泛區也才一二十裏寬。與往年,特別是夏秋汛季的黃河決堤一漫就是數百裏的大災情相比,的確不算嚴重。

隨後嶽冷秋率軍北上進邢州,黃河決口之事就成為山東郡司,濟南府地方的責任,跟嶽冷秋沒有關系。

濟南府諸縣都給攻陷,官僚體系給徹底摧毀,想要短時間裏通過地方將黃河具體災情如實上奏,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東虜破開的都是小口子,但濟南府剛剛收復,地方上混亂一片,要是嶽冷秋只顧搶軍功,袖手不管黃河決口事,地方上根本就組織不起人手封堵決口。就像曹子昂所判斷,這時候地方上甚至還沒有官員來得及去關心黃河決口的問題,林縛也不覺得意外。

時間進入二月中下旬,天氣轉暖,黃河水量逐漸加磊,冰層融化又形成淩汛,黃河決堤的災情會逐步的加重,加重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即使嶽冷秋率部進入邢州府,洪泛區就在邢州府的南面,嶽冷秋也應該知道這個情況。

工部、戶部在這時候仍然錯誤估計了黃河決口的災情,促使朝廷形成使諸郡限期交漕的決議並下嚴旨,要說嶽冷秋沒有故意看顧悟塵好戲的心思,林縛打死都不信。

這種特旨,林縛只能等通政司抄件下來。嶽冷秋身為東閩總督及南線勤王師總督,朝中在擬旨之前說不定會派人詢問他的意見,下旨之後,也會第一個抄送給嶽冷秋閱看。從十六日頒發特旨,到今日已經過去七日,嶽冷秋依然保持沉默,率部悶頭北進,要說他沒有壞心思,林縛打死都不信。

嶽冷秋什麽心思,林縛大體也能揣測到,嶽冷秋是防備顧悟塵的迅速崛起來頂替他在楚黨,在朝中的地位。

為一己之私欲,視國事如兒戲,嶽冷秋之奸猾,林縛還聞所未聞。

“眼下要怎麽辦?”林夢得問道。

林縛痛苦地皺起眉頭,既然嶽冷秋刻意隱瞞災情,他這邊又疏忽了沒有將災情及時上稟,顧悟塵身在江寧,根本不可能知道黃河決堤災情的嚴重性。特旨給江東郡司,給他施加的壓力,江東郡司與顧悟塵自然會直接轉嫁到負責運漕的西河會等河幫身上。

漕糧無法及時運抵京畿,拖到四月上旬,京畿徹底斷糧,鬧糧荒鬧出大亂子,即使有種種苦衷,西河會等河幫以及救災不力的濟南府地方也會作為替死鬼給推出來平息眾怒,這幾乎是必定無疑的,甚至連顧悟塵自身都難保全不給問罪。

“特旨是八百裏加急,應該在三天前就到江寧,諸河幫漕糧早在入冬之前就準備就緒,應該是接到特旨的當日或次日就發船。”林縛說道:“我們也沒有什麽良策,立即準備快馬,一是派人往江寧給顧悟塵報信;其二,夢得叔你親自進京見湯浩信,行蹤要隱蔽。這時候怕是張協都不一定能夠信任!另外,立即給我備馬,我去見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