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燕雲劫 第五十七章 北進側擊(第2/3頁)

※※※※※※※※※※※※※※※※

周同率領的晉中軍根本不受嶽冷秋的節制,自然也是毫無疑問地隨林縛北進。但是晉中軍的出路問題也提到日程上來,周同也是愁眉苦臉,嶽冷秋是心胸狹窄之人,郝宗成也不是心胸開闊的主。

在全軍開拔北進之前,林縛還有其他事情要做。他將陽信知縣張晉賢、縣尉程唯遠請來,徑直說道:“我希望捉俘民夫即時解散,每人發寒衣一件,糧二十斤,銅錢千枚,之後去留都隨他們。若是留在陽信,陽信也要以避禍難民視待,不能以捉俘民夫視待。另外,千余叛兵,我都要押送他們去津海……”

嶽冷秋率軍北進,勢必要從陽信借道,林縛不會傻到將被俘的民夫、叛兵都留給嶽冷秋去砍頭算成他的戰功。這些事情不處理好,他還不能立即離開陽信。

“都照林大人的意思辦。”張晉賢、程唯遠對戰前避走,戰後趕來爭功的嶽冷秋也極度的厭惡,陽信能保存下來,誰才是最大的功臣,他們心裏最清楚,當初嶽冷秋若留在山東,山東的形勢也就不會有這麽惡劣。

“我問過楚校尉以及陸都尉身前還留下來的那些親衛的意思,陸都尉停棺在陽信,不能隨我們北上,他們要留下來給陸都尉守棺。”林縛說道:“還希望張大人、程大人代為照顧……”

“陽信能否將他們留下來?”張晉賢問道。

林縛知道張晉賢的意思,陽信現在地上兵備一千多兵力,雖然經過戰火的考驗,但是訓練、作戰經驗遠不如正規軍,若是能將楚崢等軍官、老卒留下來,對地方兵備的加強將是顯著的。楚崢等都是陸敬嚴的親衛,陸敬嚴戰死,即使法外開恩,楚崢等人至少也是判流邊充軍。張晉賢、程唯遠等人是陽信地方勢力的代表,再說兵荒馬亂的,他們自然有能力將十幾二十人掩護好。

林縛點點頭,說道:“這個要問他們自己的意見,陽信要是能將他們留下來,我沒有什麽意見。”

從江東左軍、晉中軍、邵武軍這十多天的守城戰表現,張晉賢、程唯遠他們知道能將楚崢等人留下來,是對地方極有利的事情。即使事情敗露會給問罪,但為了地方利益,為了下一次迎接虜兵的入侵,冒這些風險也是應該的。

張晉賢、程唯遠兩人就沒有再耽擱,立即照林縛的意思去準備。

林縛將諸將喊來,吩咐周同道:“我們押送叛兵北上,很可能會遭遇小股虜騎騷擾。我決定由你率部先行,擔任前鋒,掩護我軍左前翼。前探距離以二十裏為宜,再將斥侯放出十裏許……”

又與周普說道:“降兵北上的編伍是個大問題,我決定即時給降兵發放槍矛刀盾等軍械,你從軍中抽調一百名有能力的老卒出來,臨時擔任都卒長、旗頭。行軍時,以你與趙青山率部掩護左右,邵武殘部我來親自統領,一起為中軍,寧則臣率部掩護左後翼。”

捉俘降兵裏的武官都給砍了腦袋,將捉俘降兵的組織體系徹底打散,發放兵械,臨時編伍都不是什麽大問題。但是這麽一支臨時軍隊的士氣跟戰鬥力弱到成渣,很可能給虜騎一沖就成潰兵。眼下最要緊考慮的事情,就是途中萬一與虜兵發生遭遇戰,不能讓這些潰兵沖擊到本陣。掩護在裏側,虛張聲勢倒是好的。如此一來,傷病都移到朱龍灣登船,他們沿海岸線北上的兵力粗粗的看上去也將達到四千人。

林縛讓諸將都去準備,爭取在天黑之前就離開陽信北上。

今日天晴,夜裏很可能是個好月色,就能在夜間行軍,強行到滄縣北,就有零散的塢寨可以依托,行軍相對又將安全許多。雖然風向不利,船北行不易,但是津海南下接應的船只,明天午後也會出現在滄縣一帶海域。

黃昏時分,諸事準備齊全,傷病也早在午前移往朱龍灣登船,此時怕是已經到朱龍灣了,偵哨、斥侯也放出二十裏外。林縛翻身跨上馬背,使周同率騎兵先行,他與周普、趙青山也隨時率部拔營,留寧則臣部殿後,滿城百姓也多都聚北城相送。

看著跪了一地的滿城百姓,林縛也是硬著心腸不吭一聲,元鑒海等人站在北城樓上送行,小郡主元嫣瘦小的身子遠遠看去就在城頭的一株鮮麗的迎春花,林縛朝著那邊微微一笑,與出城相送的張晉賢、程唯遠等陽信官紳拱手作揖,便勒了韁繩撥轉馬首北上了。

林縛這邊的大軍一開拔,那些守在朱龍坡未散去的民夫,就一起跟了上來。

陽信方面雖然給他們發放了衣食及路費,但是他們絕大部分人的家鄉還都陷落敵手,沒有光復,也無處可去。

有些人自以為有門路的,留在陽信等戰事徹底的結束再回家鄉去,大部分人本來就是貧窮佃農。經此大劫,家人要麽給擄走,要麽給殺害,要麽逃難異鄉,失散怕是今生再難相見。他們中大部分都已經家破人亡,一件寒衣,二十斤糧,一千枚銅錢又管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