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燕雲劫 第五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2/2頁)

※※※※※※※※※※※※※※※※

陽信在戰前就組織起兩千余守軍,雖說傷亡過半,但還有千余人仍保持一定的戰力,經過此戰,也有了很高的提升,守城以及維持城中治安,看管降兵都沒有什麽問題。

午後,林縛見城中秩序恢復得差不多,便將他的指揮棚從北城樓撤了,正式宣告了陽信守城戰的結束。林縛本人也搬到朱龍坡的駐營暫住,不再幹涉陽信地方事務。畢竟陽信的地方體系還是完備的,知縣張晉賢、縣尉程唯遠也表現出比同僚要出色的幹才來。

江東左軍、晉中軍、邵武軍也都移駐到朱龍坡,除去傷病外,集結在朱龍坡營寨的江東左軍近兩千人,晉中軍兩百人,邵武軍四百余人。

午後諸軍繼續休整,林縛將江東左軍所屬的哨將、都卒長、旗頭等差不多兩百名武官都召集起來開總結大會。不管好的經驗,差的經驗,戰後都要及時的總結,還邀請周同、耿泉山、陳定邦等將過來觀摩。

虜兵退去已經成定勢,接下來除了在後路尾隨騷擾外,也沒有什麽大戰好打。江東左軍還是一支非常年輕的軍隊,林縛要考慮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尾隨追擊虜兵外,還要想著江東左軍接下來會面臨的種種問題。比起戰場廝殺來,朝廷內外的冷箭暗槍會更加的兇險,但不管朝廷內外的風浪多麽的兇惡,將江東左軍鑄造成精銳強兵並掌握在手裏,就仿佛在狂濤駭浪裏有一塊堅定的礁石可以憑借。

到黃昏時,戰場清理才基本結束,陽信守城戰共獲虜兵首級共計九百七十七顆,叛兵只割武官首級,共獲首級八十六顆,擊斃叛兵明確可計算的三千余人,捉俘降兵一千三百余人,捉俘助虜民夫六千七百余人,還源源不斷的有民夫返回自首。繳獲粟米、谷物等糧食兩萬余石,草料九萬圍,木材、大車若幹。糧草給燒毀近半,不然繳獲更豐。繳獲馬匹遠不及津海大捷,才五百余匹。兵甲的繳獲則要遠遠好過津海大捷。

莫紀本、趙金龍部都是整編制改降,東虜也不好意思將優良兵甲從兩部將卒身上扒下來再趕他們到陽信來攻城送死,此戰,守軍擊斃、捉俘叛兵差不多有五千人,特別是叛兵的屍體都給棄在陽信城周邊,沒有人理會,他們身上的兵甲甚至衣衫,都成為繳獲的戰利品。潰敗時,叛兵為了逃命,更是將礙手礙腳的兵甲隨手丟掉。

槍矛刀盾共計六千余件,皮甲、合甲、組甲計有三千余件,弓弩一千余件。

除了這些外,還搜集金銀財貨折銀九萬余兩。

※※※※※※※※※※※※※※※※

入夜色,陽信知縣張晉賢、縣尉程唯遠拿著繳獲清單到朱龍伏駐營來見林縛。

林縛在油燈下看著這份繳獲清單,拿筆將捉俘民夫一項從戰功裏直接劃掉,跟張晉賢、程唯遠說道:“天氣即將回暖,虜兵退去在際,但是就不意味著虜兵下回不會再來,燕山北的防線實在令人堪憂,地方不能不備武力。當然了,這也是地方上的事務,我不便多插嘴。槍矛刀盾及鎧甲,我給陽信各留一千件,地方上戰後重建急需騾馬,這五百匹馬也都留給陽信。”

“老夫代陽信百姓多謝林大人大仁大義……”張晉賢說道:“林大人一切是在替地方考慮啊,令老夫心裏敬佩。”

“客氣話不多說了。”林縛說道:“如今聚集在陽信的捉擄民夫及避禍難民有三萬余人,青壯近半。戰事沒有徹底的結束,這些人一時間都還不能遣散。不能讓他們餓死,地方上也不需要白白的養活他們,可以工代賑,可以役使修葺城池,修整道路。這次繳獲金銀九萬余兩及糧草若幹,除了賑濟、賞功所需之外,應該還能讓陽信城墻都包上磚石再加高一丈,並在四門外修築出四座甕城來……來年虜兵若再入寇,陽信防守就能容易一些。只要軍民一心,東虜入寇以掠獲為目的,輕易不會強攻堅城的。”

沒有這些財貨、物資,他們想要加固、加高城墻,修築甕城,整飭兵備絕不可能,陽信一年田賦丁稅都不足萬兩銀。張晉賢、程唯遠也不知道還能再說什麽感激的話,只是邊聽邊點頭。

這時候,總哨官吳齊推門進來,看見林縛在屋裏跟張晉賢、程唯遠說話,匆忙說道:“黃河決堤了,前哨進入濟河縣西南角就發現潰堤的大水漫來。虜兵退到濟河後沒有停留,而是與駐守濟河的虜兵兵合一路往德州方向退去。雖然沒有進一步的情報,但初步能判斷虜兵南線主力已經退出濟南,決黃河以堵南面追兵。現在還不清楚潰堤口在哪裏,我派斥侯繞到南岸去偵察……”

“這些畜生!”

雖然林縛早就預料到虜兵會決黃河,但是事情真的發生,還是氣得發抖,恨不得將手中筆掰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