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燕雲劫 第三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2頁)

※※※※※※※※※※※※※※※※

林縛身心疲憊地進了城,看見陽信縣尉程唯遠,下馬來才稍振精神,朝程唯遠拱手說道:“程大人,久違了!”

林縛身心疲憊倒不是長程騎馬累,他在途中又接到一則噩耗:就在五天前,濟南攻防戰打得最激烈的時候,駐守淮安的緝盜營統領陳韓三因販私鹽給洪澤賊事情被揭穿而叛變,投靠劉安兒,與劉安兒部合兵圍殲濠州長淮軍,江左提督左尚榮被俘後不降被殺害,濠州、淮安的局面立時糜爛不堪……

屋漏偏逢連夜雨,拿來描述此時風雨飄搖的大越朝恰是合適,大越朝就仿佛一間破屋子,漏洞是越捅越大,看上去很難再修補了。

對江東的事情,林縛也鞭長莫及,江寧還有李卓坐鎮,東陽鄉勇也有一戰之力,他只能先顧眼前,按照原計劃繼續率輕騎馳援陽信,只用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在冰雪地裏奔走三百余裏,趕在虜兵主力趕來之前,進入陽信城。

程唯遠卻如溺水之人給水流沖上了荒島,有一種死裏逃生的感覺,緊緊抓住林縛的袖甲,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過了片晌,才想到要介紹身後的知縣張晉賢。

林縛看著身材瘦弱,卻穿著鐵甲,發髻散亂,額頭還給撞起大血包的陽信知縣張晉賢,見過禮,沒有多余的廢話:“張大人,陽信縣城的防守能否讓我江東左軍全盤接手?”

“還有援兵在後面?”張晉賢問道。

“就我們這些人了。”林縛說道:“九百八十七人,加上我,九百八十八人,急著趕路,還有幾十人掉了隊,都返回津海去了,還有幾十人給我派去給渤海、濱城等縣報信,怕也是不能進城了……”

“就一千人不到?”張晉賢露出失望的神色。四萬守軍都沒能守住濟南,陽信再多一千人又有什麽用。

“一千人足夠用了。”林縛笑了起來,“我率江東左軍過來可不是送死來的,請張大人信我一回。我現在就要全盤接手城防,東虜主力最遲一天就要趕來,留給我們的準備時間不多……”

當然周普還會率步卒主力從海路趕來,但是林縛不會將他們調進陽信城外,留在外線牽制、騷襲敵騎更能減輕陽信守城的壓力。

雖說朱龍河的河口朱龍灣在八十裏外,天氣稍回暖,海船便能破冰前進至朱龍河下遊最主要的支流津水口,那裏距陽信、濱城都不足四十裏。四十裏是步卒夜行穿插還有余力作戰的距離,這個距離牽制敵騎剛剛好……

再說,小城陽信跟濟南不同,陽信城墻周圍加起來也就一千三百余步,就算東虜有百萬雄師,在陽信城前也展不開。只要城墻不給重型器械砸塌,林縛有千余精銳再有原守軍以及城中民勇配合作戰,守到春暖花開都不成問題。

林縛率江東左軍先後創造滄南大捷,小泊頭寨大捷的奇跡,本來就是陽信城堅持到今天的信心跟士氣保證。

林縛這麽說,倒給了張晉賢些信心,他也不怪林縛一過來就要全盤接手城防,畢竟林縛跟江東左軍才是陽信最後的依靠,他吩咐程唯遠說道:“程大人,你全力配合林大人守城。另外,林大人要有什麽吩咐,張晉賢也惟命是從!”

“張大人客氣了。”林縛松了一口氣,張晉賢不松口,他就要來硬的了,他不會讓江東左軍冒濟南之風險,主客軍能和諧相處,他對守城很有信心。

他問張晉賢,“現在城中還有多少余糧?城中有多少民眾?能支幾天?”

他知道陽信被困近兩個月,湧入城中的難民又特別的多,他進城來看到守軍臉上都有饑色,就擔心城中存糧不足。

“勉強能支撐三四天!”張晉賢說道。

“行,夠了。”林縛說道,又跟程唯遠說道:“所有城中可能有存糧的大戶,麻煩程大人擬個名單出來,我調一百精兵給程大人去征糧。糧為守城之緊要,所有存糧都需要集中起來,嚴格看管,軍、民以及壯勞分等供應……我們過來都是輕甲,每人攜有二十斤幹糧,現在每人還剩不少。另外,跑廢的馬先宰了存儲起來,馬不喂食,看到有掉膘的馬,即行宰殺……”

“這一千匹馬是口外馬!”隨林縛前來援陽信的晉中提督府振威副尉周同心痛地說道,他是騎將出身,不到最後關頭,怎麽舍得殺馬?

“守住陽信比什麽都重要!”林縛說道。沒有多余的糧食喂馬,馬餓幾天也就都廢了,還不如趁馬沒有掉膘時宰殺了多存些馬肉,誰知道陽信城要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