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寧風月 第一百五十一章 騷亂(第2/3頁)

今日是林庭訓死後第七天,雖尚未落葬,林家人照舊請來道士,和尚到河口做“頭七”法事。林縛三天前使人捎信給顧夫人,提及林續祿及林家人有意化解林家與顧家的前仇舊怨,只是林家人都戴孝在身,不便登門拜訪,希望顧夫人能親自到河口一行。

顧夫人那邊早就得到顧悟塵從東陽捎回來的信,捎信給林縛,說要趕在“頭七”這天到河口來祭拜,順便探望侄女顧盈袖及其他流落到江寧避難的其他顧家人。

林縛與林夢得到籬墻南門,林續祿、趙勤民、顧悟塵的堂侄子顧嗣明與騎著高頭大馬的顧嗣元一起正簇擁著顧夫人與顧君薰所乘的馬車往裏走。

“本該林縛親自去接夫人跟君薰妹妹出城來,這會兒出來迎接也遲了,真是該死。”林縛朝馬車作揖道。

“哪那麽多禮,你事情忙便忙你的事情去,我們自個兒還不長腿了?”顧夫人掀起紗質車簾子的一角。雖說天氣已是炎勢,只是大戶人家講究女眷不拋頭露面,顧夫人掀開簾子跟林縛說話,已經是不把他當外人看了。

林縛笑了笑,也不多說,隨馬車一直到草堂,才將顧夫人、顧君薰迎下馬車。女眷自然由女眷來接待,七夫人為首,與柳月兒、三夫人、六夫人以及少夫人馬氏、林續祿、顧天橋等人的妻子簇擁著顧夫人、顧君薰直接進了內堂。林縛算是晚輩,與顧天橋、顧嗣明等人進去問安,簡單的聊了幾句,就到外宅的前廳陪同顧悟塵之子顧嗣元說話。

顧嗣元對林縛心存芥蒂,在前廳給眾人簇擁著,故意將林縛冷落到一邊不跟他說話,跟顧嗣明、趙勤民說話甚勤。

林縛也不介意,與林續祿在一旁低聲說事。

在顧府,有些事情顧悟塵都做不了主,顧嗣元更無法在他這位強勢的母親面前出頭,今天的重頭戲是在內宅。

“老十七。”林續祿低聲說道:“三位嬸娘終於點頭答應一次性撥付三年餉銀共兩萬四千兩銀子給我爹用。東陽府雖說大處未亂,但是流寇出沒甚眾,這筆銀子要如何運回東陽去,我還要請老十七你替老哥我拿主意。”

林縛心裏想著別的事情,林家養鄉勇的銀子要控制每年一萬兩以內,給在東陽的林庭立每年就要支走八千兩,那江寧這邊就只有兩千兩銀可用來養鄉勇,差不多只能養百人。林家在江寧這邊的鄉勇總有三百余,也就是說要裁減掉近兩百人。

“江寧這邊怎麽削減鄉勇,有定論了沒有?”林縛問道。

“除了之前調來江寧擔任武衛的鄉勇外,此次隨船到江寧河口避難的整編鄉勇也就百十人,這些鄉勇對林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林家總不能虧待他們。其他鄉勇都是老二被殺留在鄉營被襲潰敗後再聚攏來的,老二被趙能叛奴所殺,林家不去追究這些鄉勇護主不力的責任已經夠寬容了,自然不會再白養著他們,打算過了今日‘頭七’,就驅散他們……老十七,你覺得如何?”

鄉營被襲時,趙青山、林濟遠、陳壽巖率三百鄉勇隨林縛他們在駱陽湖,鄉營尚留鄉勇近四百人。被襲營時,真正給趙能率領馬賊當場擊斃或事後重傷而亡的不過五六十人罷了,大多數人給打散潰逃而出,截止到現時,林縛在河口聚攏的這部分潰逃鄉勇就有一百五六十人,說起來還有近兩百人散在外面。

“二叔跟三哥客氣,才將族裏的大事說給我聽,我當然是支持二叔、三哥還有幾位夫人做出的決定。”林縛說道。心想這樣也好,這部分鄉勇給打散了編制,再給林家削減了出去,他整訓起來也容易。

顧夫人在草堂裏用過午宴,拉著諸女眷嘮了許久的家常,待太陽西垂到圍攏屋角樓的檐角,又將林縛叫過去說話。

“剛才拉盈袖嘮了很多,林家人既然在河口置辦家業,我想著顧家到江寧來的七八十口人也安頓在河口好了,城裏也不是事事都方便的,我支五百兩銀子給你,你負責把事情幫我做好。”顧夫人說道。

“我這邊暫時沒有安排是不知道顧夫人你會不會有別的想法,城裏的確有許多不方便。既然這樣,那就交給我好了……”林縛說道。顧家有好幾個女眷在屋子裏,他也不當面提不要顧府出銀子,總之他不會差五百兩銀子,好人卻還是要給顧夫人做的。

顧夫人、顧君薰、顧嗣元返回城去,林縛騎馬,顧盈袖坐馬車親自送她們進東華門。

到東華門外,顧夫人堅持不要林縛他們再送,掀起簾子跟林縛說道:“盈袖不肯隨我住進城去,她在河口真要托你照應了,她要在河口有個閃失,我可是饒不了你。”

“請顧夫人你放心。”林縛目不斜視地說道。

看著顧夫人一行人進了東華門,林縛才策馬回轉,挨著顧盈袖所乘坐的馬車,邊走邊碎語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