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寧風月 第一百四十六章 奔喪議事(二)(第2/3頁)

林續祿心想差不多在洪澤浦亂事平定之前,大家都要在河口住下來。

“林家也是因水而興,聽老人說上林渡口最初也荒涼得很。”少夫人馬氏想著留在河口能依仗林縛,不然光她婆婆三夫人就能將她死死的吃死,她插嘴道:“我一個婦道人家,什麽也不懂,但是這幾天看這裏,日後未必沒有上林渡的氣象哩。”

少夫人馬氏的父親是個老秀才,從小跟著讀過幾年書,性子強,在當世的婦女中算是有些見識的。

河口這邊許多建築都沒有建起來,但是規劃的模樣已經有了雛形。

河口這邊是十字街格局,從江岸碼頭出來的南北長街直接連上車馬便道直通東華門官道,還有一條後街從河堤碼頭出來東西向貫穿河口。

說是南北長街,實際只有四百步長,後街也只有三百步長,東陽鄉黨主要是圍著南北長街與後街建店鋪與宅院。以林縛拿後世的眼光來看,當真是袖珍得可憐。但是在當世,南北長街,後街與江岸碼頭,河堤碼頭,兩處占地有三四十畝的堆棧以及西側數座每座能容百戶居民的大型圍攏屋使得河口已經有大市鎮的氣度。

馬氏的這番話,即使與她關系最惡劣的三夫人也不得不點頭稱是。

而且與東華門官道相接的車馬便道也已經最終築成,集雲社正雇人在車馬便道兩側種植上楊柳桃榆等樹木,從河口乘馬車進江寧城就十四五裏的車馬道,很是便捷。

再說林家此次帶出來的現銀就近二十萬兩,這個數字寫在紙上也沒有多少嚇人。若是以江寧田價計,二十萬兩銀可在江寧購入水田三萬畝,以面積計算,差不多相當於河口占地的七八十倍,由此可知這筆財富是何等的龐大。

在河口置辦房產物業,頂多花銷三五千兩銀子,甚至都比不上送給顧家的大禮。

來河口這幾天也實在是艱苦,只是家主停屍在河口,誰也不能提進城去住,眼看著不知道還要在河口住多久,大家享受慣了都叫苦不叠。

三夫人,六夫人覺得花出銀子,有大宅子住,又能將房契抓在手裏,再說這裏指不定就會興旺起來,也沒有好遲疑的,便都同意下來。

林縛這邊也忙答應要景中幫他們居中協調,多抽調些工匠,將林家從東陽鄉黨手裏過手來的宅子先建妥讓大家盡快搬進去。

※※※※※※※※※※※※※※※※

林家在江寧的事務,林夢得堅持要讓出來,畢竟不能讓林續宏等幾個從上林裏逃出來的管事,掌櫃到江寧無事可做,也借此表明林縛沒有染指林家族產的立場。

林夢得在江寧與林縛走得親近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林續祿與幾位夫人勸了林夢得一會兒,見林夢得甚是堅持,自然也就順勢答應下來,這樣就完全不用擔心林縛會侵奪族產了。畢竟林縛除了強奪之外,就不再有其他侵奪的手段了。林家是世勛之族,又有林庭立與林續文在朝中,地方官居要職,當然不用擔心別人會來公開搶奪族產。

林家在江寧的事務自然是由林續宏與其他幾個管事,掌櫃接手。

具體而微的事務,不要說幾位夫人了,林續祿也管不來,林續宏等幾個管事一直都很信任,這時候自然沒有必要換人。

事實上,林家在江寧的事務多為轉銷東陽府所出的物產,特別是茶,米,紙,油等物產銷量尤其的大。

說林家是東陽府第一世勛豪族,也不是空口胡說,倉促之間逃難就能帶出近二十萬兩現銀就可見林家近十代積累家勢的強大。

林家每年轉銷江寧諸府的米糧數以十萬石計,更是一度壟斷銷往外地的東陽茶,林家在上林溪沿岸有油榨坊十八座,油榨坊驅動磨盤的大水車就有六十具,拉磨的黃牛有四百頭,林家紙坊每年產紙數以萬簍計由林記貨棧轉銷江東各府。

上林裏失陷,給林家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算的。

同樣的,上林裏失陷後,林家在江寧的諸多事務也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江寧,林家的主要產業在城南龍藏浦三汊河口有一座庫房占地就有二十畝地的大型貨棧,在城中興旺處有十七八間鋪子經營米糧油貨,茶貨,紙貨等東陽物產。

另有三座宅院,一座精巧別致的院子林夢得自家居住,一座臨街的大宅院開設東陽會館兼營酒樓與客棧,一座私園空著預備接待到江寧來的本家人。

不計算貨棧,店鋪,宅院的房產所值,林家在江寧的存銀以及存貨統共加起來也要有超過四萬兩銀。

林夢得當下就將林家在江寧產業的底都交了出去。

林夢得如此識大體,令趙續祿,三夫人,六夫人,少夫人以及三位族老,趙續宏等人都相當的欣慰,都覺得家主在世時沒有信任錯人,用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