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寧風月 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2/2頁)

按理說,嶽知秋對北方防務更熟悉,若要重用他,使他提轄總督燕薊防區更合情理,林縛與顧悟塵一席話知道其中的微妙。這一切都出自於楚黨內部的安排,燕山防線此時乃社稷之重,勛貴老臣老將集中了太多,嶽知秋資歷尚淺,督燕薊防務難以駕馭。再說燕山局勢即使得東南精銳補充,也特別艱難,嶽知秋在燕山防線若獲敗績,會使楚黨在朝中好不容易攢得的優勢潰於一穴。與其顧忌重重,還不如讓嶽冷秋到東閩積累資望。

林縛頗感無言,王朝風雨飄搖之際,楚黨內部仍以一派權勢為當務之急,暫時穩定下來的燕薊防區看上去依舊是危機重重,爭權奪勢情況嚴重。

原東閩總督李卓也是殊獲尊榮,加太子少師,江寧兵部尚書銜出任江寧守備,原江寧守備秦城伯依慣例武勛加一級待李卓赴江寧就任後調歸燕京備選。

三月下旬以至四月上旬,江寧城恢復難得的平靜,似乎各家都在屏住呼吸等待李卓來江寧赴任一般,誰都不敢在這當兒惹是生非,成為李卓赴任江寧時燒的第一把火。

這些天來,林縛將河口大量的贖罪銅錢兌換成官銀給陳元亮、張玉伯送去,反而集雲社這邊需要大量的銅錢結算工錢,將近三萬斤銅錢堆積在倉庫裏,每日結算工錢就有數以百斤計的銅錢散出去。

竹堂,第二座圍攏屋在加緊搭建,將近尾聲,第三,第四座圍攏屋也開始築外墻。籬墻南門接東華門官道的車馬便道迅速動手修築起來,挖排水溝,將挖出的土夯實到路基上,鋪石炭渣,募集大量的勞工,只要有大量的銀子撒下去,江寧城郊物資豐富,從東華門官道往北,十步寬的車馬便道每日能推進一百步遠。林縛嫌速度不夠快,雨季很快就要來臨,淫雨菲菲的梅雨季節裏築路速度會大打折扣,便從河口籬門往南以及車馬便道的中間往南北同時開工鋪路。

築路銀子分別由江寧府,秣陵縣,獄島以及河口商戶四家分擔,王學善,陳元亮都非常幹脆的將首批五百兩銀子送來,東陽鄉黨即使有一些還沒有確定最後要將銀子投到河口來,也都陸續認捐了五百兩銀,獄島所出的五百兩銀子自然由集雲社這邊先墊著。

這大半個月來,江寧城的風波差不多完全平息下來,東城尉蠱惑市井兒沖擊河口的風波中最終以首罪犯給關押進江島大牢的三十二人也陸陸續續的放出二十余人,到四月上旬還有九人給關押在獄島大牢裏。

這些首罪犯,林縛每日都好酒好肉招待,只是大牢裏給這些首罪犯提供的酒肉都不是無償的,每放走一人,獄島應承擔的築路銀子就要他們認捐一份,折算下來,獄島所供應的酒肉價格也就比藩樓貴一倍而已,比起城中大獄的風格,已經是收斂許多了,畢竟大頭要留給顧悟塵敲詐。但是這邊一點竹杠都不敲,也未免太守規矩了。林縛還特意吩咐長孫庚親自負責這事,其他獄吏在清獄之後當真是非常的守規矩。調東陽府雲騎副尉柳西林到江寧擔任東城校尉的調令在三月底由江寧守備將軍府,江寧府以及江東按察使司三司聯合簽署發出,但是柳西林要待東陽府事畢之後才能到江寧來赴任。

四月十二日,在龍江湖操訓近二十天的大小鰍爺與六十名船工水手終於在龍江船場工匠的協助下,將那艘三桅千石船從龍江湖移到河口來。

由於千石船的主桅高達十丈,而橫跨金川河連接東華門官道的九甕橋主橋洞此季節水面擡高才六丈,在諸多工匠與船工、水手的操作下,硬生生的花了兩個時辰壓艙並傾斜著從九甕橋主橋洞通過,沿岸數千民眾都聚集過來將此當成一場難得的盛事圍觀。

林縛到九甕橋來,騎馬在河堤上觀看千石船通過橋洞。船通過橋洞之後,在九甕橋渡口臨時停泊,林縛請趙舒翰、葛司虞、葛福、武延清,趙勤民,林夢得,顧嗣明等人登上集雲社旗下的第一艘大型商貨帆船,以觀盛事。

大小鰍爺指揮著船工、水手迅速升帆,東南風正盛,借著風力往朝天蕩快速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