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寧風月 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2/3頁)

柳月兒看了都微微一怔,懷疑跟過來給林舉人當廚娘是不是個正確的決定,但是留在顧家會更難,心裏只能默默的嘆一口氣。

此時,龍藏浦拐了一道彎,河畔石街也隨之拐彎,只見一棟壯麗高聳的重樓橫亙在河對岸,對比邊上的平房,那高樓差不多有五六丈高,比他們進城時看到的武廟水門上的城樓還要巍峨壯觀。

柳月兒在石梁縣哪裏見過如此巍巍高聳的建築,仿佛給江寧的繁榮眩花了眼,半張著嘴,問小蠻:“那是哪戶人家,莫非是江寧城裏哪家王府?”

“哪裏是王府?”林縛回過來說,笑著道:“過河去就是東華門街,那樓便是‘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的藩樓。這藩樓經營的,與你家在石梁縣城做的生意一樣,茶酒店而已,只不過規模稍大些……”

“稍大一些啊?”柳月兒掩唇輕笑起來,“可不只規模稍大一些……”

千年之後的摩天大廈也許都不能引起世人的驚奇,但是江寧三十六家正店之首的藩樓在周邊低矮平房建築群裏拔地而起,以“四層高,五樓相向勾連”所營造的重樓顯得異常的巍峨。

這藩樓自然不是普通的酒樓,本朝實行茶酒專賣,由官辦制曲坊制作酒曲,才定將酒曲定量出售少數酒店釀酒。這些擁有釀酒權的酒店又稱正店,江寧城中共擁有三十六家正店,藩樓為其首,江寧城中其他數以千計的中小酒店都要從這三十六家正店買酒後再賣。然而能豪擲萬錢上藩樓買一醉的達官貴人自然不肯喝悶酒,往往要召些歌舞姬助興,俗稱“點花牌”。

蘇湄便成名於藩樓之中。

※※※※※※※※※※※※※※※※

永興坊簸箕巷與藩樓隔水相望,簸箕巷往東有一座名為州橋的石橋勾通南北。

到地指認過宅子之後,為避免給熟人撞見,四娘子就與扮成少年子的小蠻先行離開了。林縛他們循著四娘子所說繞到簸箕巷西邊的北薰門街找到典賣這宅子的胡記典當行。

林縛原先只想在城裏買棟普通的宅子,但是簸箕巷名字雖不大好聽,那只是因巷尾有座簸箕形的池塘而得名,然而由於江寧官衙多集中在城東,因而位於城東的簸箕巷多為富貴人家,林縛想在城東的簛箕巷附近,靠著蘇湄寓館柏園買棟普通的宅子並不容易。

找到典當行,林縛他們先在典當行夥計的帶領下看過宅子。

臨巷子的街門普普通通,進大門的第一道院子很淺,這是外院。街門朝東,外院東面有一排四間背朝街巷的倒座房子,一間為門房,一間為居客廳,兩間為男仆起居房。穿過垂花門才是正院,北面三間房建得高大朝南坐落是正房,兩側各有三間廂房,南邊高大院墻與南邊人家隔開,廂房,正房以及垂花都用走廊相連,天井間置有高及人腰的荷花缸與盆花,還栽種著一棵桂花樹。穿過正房向後就是後院,有一排朝南坐落,低矮的後罩房,一般用過庫房,雜間以及婆子、丫鬟居住。

整棟宅子再加上耳房共二十間房,無論放在什麽地方,放在什麽時代都要算豪宅了。

林縛他們雖然將二十匹馬出售給鄉營換了三千兩銀子,但是這筆銀子是秦承祖他們的命根子,要用來購買大量必備物資運往長山島立足所用,大部分銀子都讓吳齊留在上林裏,他們此行才帶了兩百兩銀子出來。

不比千年之後令人捉狂絕望的房價,這個年代富裕人家通常都自己在城裏買地建房,不用給房地產商剝削,又沒有這個稅那個稅,所以房價相對來說很便宜。就像柳月兒是以月銀三兩的高價給聘到顧家當廚娘的,她一年的收入三十六兩也差不多能在江寧城裏買一棟落腳的小院子。

林縛來之前是只想花七八十兩銀子在江寧城裏買棟可以落腳的宅子,也沒有想到要買一棟豪宅。

也難怪蘇湄特意讓四娘子拿了一小包金錁子給他,就是怕他身上銀錢不夠,這棟宅子典當行要價三百兩銀。

長山島生死相依,以後也要相扶濟難,林縛並不介意花蘇湄的錢,再說住得近,有什麽突發事情也能及時照應到。

折銀三百兩,折近四十萬枚銅子,即使在聚富天下的江寧城裏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林縛心想著昨天在朝天驛當眾跟杜榮撕破臉,勢不兩立,就是要吸引杜榮對手的注意力,要在進江寧住進個破落地方,難免給別人輕視了。

林縛當下就跟典當行立了文書,將蘇湄相贈的那些金錁子折成銀子算給典當行,將地契,房契以及原主人的典契書等拿了回來,剛進江寧就算有了個落腳地。

如此一來,倒不用給柳月兒另準備什麽別的宅子,直接讓她住到後院的後罩房裏,四匹馬也能放進後院的牲口棚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