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東陽豪族 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2/3頁)

“我看行。”周普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下來。他雖然對林縛甚是服氣,但是張口老爺閉口老爺還真不習慣,也覺得沒必要事事都嚴格按照秦承祖制定的計劃細節來做。

陳恩澤提著包裹也上岸來,也為上林村的繁榮吃驚,他的心思比周普要細多了,壓著聲音在林縛耳邊驚嘆:“崇州縣裏的街上也就這麽熱鬧!”

崇州成陸歷史不長,今日崇州縣城所在地兩百多年還是灘塗地,土地開墾也不充分,跟海陵、維揚、江寧、平江這些大城比起來,實在算不上繁榮,林縛笑著給周普、陳恩澤介紹起上林村的歷史來:“上林村能如此熱鬧,是有些緣故的……”

林家在東陽府都要算大宗族,林氏宗廟就建在上林村,但是上林村的繁榮要歸功於林家上代的家主林登甫。

林登甫出任江寧工部侍郎時,江東宣撫使司決定花大力氣疏浚石梁河,使與洪澤浦相連的石梁河成為東陽府境內溝通淮水與江水的主要水道。原先的石梁河從石梁縣城外繞過,林登甫借著在江寧工部任職的便利,在疏浚石梁河時,巧妙地使調直後的石梁河水道經過上樹林。

石梁縣乃南北交會之地,舊時因河而興,官市之繁榮,雖遠不能跟江寧城相比,卻是東陽府城所不及的。河道調直之後,石梁縣裏的官市就逐漸沒落下去,上樹林的草市(指民間自發聚集形成的市集)卻借勢興起。林家又與石梁縣其他幾家大宗族聯合起來,阻止石梁縣在上樹林增設巡檢司征收市稅,草市之市稅就落入以林家為首的地方豪族囊中。

周普睜大眼睛,舌頭舔著嘴唇說道:“都說馬賊搶錢厲害,我看這些個土豪比馬賊兇猛多了,只不過他們搶錢不見血罷了!”

“也不是不見血。”林縛說道:“草市興於交道便利之處,沒有城池,官兵保護,常被盜匪侵襲。早年上林村草市也常遇匪患,後來林家與其他幾家聯合出資招募鄉勇護衛鄉裏,上林村草市的匪患就基本上杜絕了。上林村的鄉營剿了幾次匪,名聲振動東陽府,不過石梁河沿岸其他幾處草市的匪患卻更加的嚴重了……這也是我們進入東陽府境內之後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有草市的緣故。”

周普咂了半天嘴,實在不知道要如何評價,過了片晌才嘿然笑道:“林兄弟也是林家一份子呢,說起來這些話還真不留情面。”

就算是之前的林縛也對林家也沒有多少感情,林縛笑道:“實事求是,在周大哥面前還有什麽好諱言的?”

周普看著石街盡頭巡邏的一隊鄉勇,看著他們的裝備要比尋常縣上的刀弓手精良多了,又循著林縛手指的方向看見兩艘停在碼頭邊的快漿戰船,習慣性的又想要咂嘴。

這年頭各地都不大太平,鎮軍崩壞,由各府縣所直轄的刀弓手人數有限,很難顧全地域廣闊的鄉野,地方上就募鄉勇以自保,又稱鄉兵。籌辦鄉勇的經費都有民間自籌,名義上歸各府兵馬司統領,實際上都被地方上的鄉豪所控制。

周普這輩子走過的地方也多,見過的鄉兵,鄉勇也多,大多數地方的鄉兵都是忙時耕作,閑時操練,遇匪盜時聚集抵抗或追剿,像上林村這樣設營寨,常備五百鄉兵的鄉營很罕見。周普雖然不擅長經濟,但是養五百多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鄉勇每年要花費多少銀子,他還是清楚的,可見草市之利大到何等的程度。

本朝定商人市稅為三十取一,官市以三十取一的比例收取市稅,另外加上稅吏盤剝以及官府對商戶的加派攤買,商戶在官市實際承擔的稅賦要遠無業高於三十取一的比例。

草市是不被官府正式認可的民間集市,草市之所以能興起,一是處於交通便利之地,方便匯集流通各地的物產,另一方面,控制草市的鄉豪士紳抽取市稅厘金的比例大多數要低於三十比一。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受不到官府多少有力的保護,又時常遭到官匪的掠奪,民間草市還是興旺不衰。

上林村位於石梁河與上林溪的河汊口,南北交渠,林家為首的鄉豪又刻意經營,招募鄉勇護市。其他地方的草市或者十日一市,或者五日一市,繁榮些的,或者三日一市,或者間日一市,上林村渡口南北舟楫往來,縣裏縣外車馬交錯,朝夕為市,已然形成一座非普通縣城能比的熱鬧繁榮的集鎮。

即使向商戶抽取的市稅要低於官定三十取一的比例,要募養鄉勇,額外還要以“包稅”的形式象征性的向官府繳納部分市稅收入——即便如此,林家每年從上林村草市所得的紅利也要超過林家田租數倍所得。盡管林家在東陽府也要算是排進前十的大地主,四百頃良田豐年時的田租也才四千多兩銀,除此之外,林家在石梁縣另有貨棧,作坊等謀利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