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先挖它一條!

隨著海鹽的開發,商業的繁榮,陸路運輸,漸漸不能滿足商人們的需求了。

劉辯聽得風聲,覺得時機成熟,終於是決定開啟大運河工程!

對於運河,人們印象之中,都是關於隋煬帝楊廣開挖大運河,勞民傷財以至於隋朝滅亡的故事。

其實大運河,並非是楊廣時期獨創,而是古來有之。

運河的開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之期。

最早開挖運河的人,是吳王夫差,當時吳王夫差一心想要北上伐齊,可是江淮之間,並沒有河流聯通。若走陸地,太過麻煩,若是由江入海,又不穩妥。

於是乎,中華第一條運河邗溝,便出現了,他連接了長江與淮河,從此,兩地之間通了水路。

其後,各朝各代,都有或大規模,或小規模的修建運河。

到了隋煬帝時期,運河已經不在少數,他主要做的就是,將各大運河給交通起來。當然,隋煬帝時期,也有開挖新的運河。

既然有了這個想法,自然是要付之行動了。

不過開挖大運河,乃是大工程,隋煬帝時期全國各地運河數量已經不少了,在這種情況下開挖,仍舊是弄得勞民傷財,各地民怨沸騰,最後甚至是爆發起義,導致國家滅亡。

而如今劉辯想要開挖的大運河,規模更甚於隋煬帝時期的大運河,若是一個不慎,急功近利,很有可能就步上隋煬帝的後塵了。

所以劉辯決定,先跟朝廷的官員們商議一下子:“傳各部官員前來議事!”

不過多時,三省六部九卿的官員陸續到場。

群臣在大殿之中按班位站好,劉辯這才來到殿中。

劉辯看著糜竺說道:“朕此次將你們叫過來,是有要事相商,糜竺,你來說說吧!”

各地商人的請求,都是由商部傳到劉辯口中的,所以劉辯事先便於糜竺商量過開挖大運河之事。

糜竺見劉辯這麽說,自然是明白劉辯說的乃是運河之事,便站了出來,拱手說道:“由於幽州,青州,徐州,揚州,交州這靠海五州海鹽的開發,大大的吸引了各地的商人。可是這五州是靠海之地,想要將貨物運到內地,路途遙遠。所以最近,便有商人上書商部,希望能夠開挖運河,以方便他們運輸。”

荀彧拱手問道:“陛下莫不是想要開挖運河?”

“不錯!”劉辯點了點頭。

龐籍拱手說道:“陛下,商人逐利,何須去理會他們的請求?如今我大漢剛剛統一,百姓應該休養生息,專事農桑才事。開挖運河,不僅勞民傷財,運河還會大規模征用土地,這是動搖國本的事情啊。”

“龐大人此言差矣!”龐籍話音剛落下,狄仁傑便拱手而出,說道:“雖然商人逐利,但他們卻能帶動各地的經濟,使得各地更加富庶。至於耽誤農桑嘛,我大漢百姓如今大規模種植玉米,番薯,水稻,小麥等,而且棉花,如今也漸漸取代了桑蠶,各種產量都比以前多得多,縱使召集民夫開挖運河,也不會耽誤農事,不會讓百姓餓著肚子。至於開挖運河征用農田動搖國本之事,就更是無稽之談了,要知道運河一開,日後便可引運河之水灌溉農田,眼下征用田地百畝,但運河一旦開挖成功,可以重新獲得萬畝良田。”

劉曄也站了出來,支持狄仁傑的看法:“狄大人說的不錯,開挖運河,好處有三,其一,便是交通便利,其二正對應了陛下開發南方的方針大計,可以大大促進南北的往來,其三,便是引運河之水灌溉。所以微臣支持陛下開挖運河!”

華歆也開口說道:“開挖運河,好處的確是多,但凡事有利有弊,如今我大漢統一不過三年,豈能現在就進行如此大的工程?這太操之過急啦,若是五年之後,微臣第一個贊同,現在,微臣卻是不同意,請陛下三思而行!”

一時間,群臣們紛紛發表意見,有贊同開挖運河的,也有反對的。

最後只剩下三高官官與謝安沒有發言。

“幾位愛卿以為如何?”劉辯看著荀彧,劉伯溫,謝安等人。

荀彧拱手說道:“不知陛下對於如何開挖運河,可有構思,若只是小規模的開挖,倒是無傷大雅,若是大規模的開挖,便需要好好斟酌了。”

“啪啪啪!”劉辯拍了拍手。

不過一會,便有侍衛擡著一副巨大的地圖走進殿來,擺放在大殿前方,讓殿內群臣都可以看到。

“糜竺,你來說吧!”劉辯並未下殿,而是吩咐糜竺講述。

“諾!”糜竺拱手領命,拿著一根竹竿,在地圖前方比劃起來:“陛下想要開挖的運河,一共有四條,其一,便是從幽州逐郡的易水南下冀州,連接青州的黃河!

第二條,引黃河水南下,連通淮河,這主要是從兗州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