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狂躁的孫策

“哼,我便成全你!”見張郃不肯投降,張遼大怒,取下佩戴的長弓,捏了跟箭矢,彎弓搭箭奔張郃射去。

張郃正與漢軍拼殺,冷不防張遼射來一箭,正中腰間軟肋。

幾個漢軍趁機一擁而上,刀槍並刺入張郃胸膛。

後方的船沿,也在廝殺中被砍斷,幾個漢軍一起用力,直接將張郃推入洪水之中。

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就此隕落。

歷史上張郃投降了曹操,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是忠義之輩,只是袁紹的做法,讓他寒心罷了。這個時空裏,袁紹並沒有做對不起張郃的事情,反而是張郃戰敗愧對袁紹才投奔江東。

到了江東之後,孫策對待張郃非常恩厚,所以到了這個絕路上,張郃還是選擇了以死明志。

“將其屍體打撈厚葬了吧!”張遼見張郃身死,嘆了口氣道。

“諾!”

陸遜被擒,張郃身死,那兩萬江東軍,自然也就放棄了抵抗。

戰爭,終於以漢軍的勝利而告終。

“敗了也好,敗了也好啊。”江東軍降卒被帶回梟陽城,陸遜跟在隊伍之中,喃喃自語。

其實陸遜也是十分糾結的,一方面他的祖父陸康,是死在孫堅父子手裏的。可是陸家,是江東大家族,陸家想要我在江東生存,就必須得臣服孫氏。

陸遜作為陸家傑出的人才,就得代表家族,為孫氏效力。自古以來,忠貞之道貫徹人心,雖然有家族舊怨,但臣服了之後,就不會輕易背叛了。

仇恨與忠貞都落在陸遜身上,陸遜也是非常矛盾的。

如今漢軍攻來,也算解決了陸遜的心事,為孫氏做的,陸遜都做了,除了以報之。待孫氏覆滅之後,陸遜便可以展開全新的生活,不必再為仇恨和忠貞所煩惱。

往往大雨過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晴朗。

只是城外的洪水依舊洶湧,短時間難以退卻。

漢軍將江東降兵帶到城中,安置下來以後,張遼便召集將校們商議後續的進軍之事。

張遼對著眾將說道:“如今陸遜的援兵,已經全部被我軍給拿下,洪水滔滔,孫策那邊一時半會也無法得到消息,所以我決定,等洪水退去以後,便進軍丹陽,殺向建業!今我大軍已經繳獲了陸遜的船隊,可以開船前往海昏,將那裏的一萬守軍接過來,並搬運一些糧草過來。”

“兩位將軍如今已經投降我軍,江東方面並無家眷,可願意為我軍開道?”謝玄看著下首的朱治父子說道。

朱治嘆了口氣,拱手說道:“願聽將軍吩咐!”

謝玄大喜,說道:“兩位將軍在江東威望甚高,能夠開道,沿途城關必定開城而降,我軍應可兵不血刃殺到建業!”

隨後,張遼便派出一部分人馬,乘坐繳獲來的江東軍戰船前往海昏,接應海昏的漢軍。

數日之後,洪水退去,大地被暴曬兩日,已可行走。

隨後,張遼留下一萬大軍鎮守梟陽,看管江東降卒,便帶著剩下的四萬大軍,進軍丹陽郡。

隨行的還有朱治父子,陸遜也被帶了過來。

帶上陸遜,主要還是為了防止陸遜在梟陽做亂,畢竟只有一萬大軍看管降卒,還降卒有三萬人,若是被陸遜掌控了這些兵馬,那漢軍也就要交代在丹陽了。

朱治是隨著孫堅打天下的老將,在江東威望不亞於程普,黃蓋之流,漢軍一路所過,自有朱然負責說降,那些城池的守將見朱然投降,也紛紛開城投降,不在抵抗了。

不過數日光景,漢軍便一路向北,沿著長江前行,殺至蕪湖縣。

蕪湖是丹陽大縣,距離丹陽不過三百裏。

此刻的孫策,也終於是得到了陸遜兵敗的消息。

建業城中,府衙內。

大殿之中,孫策大發雷霆:“陸遜兵敗,陸遜張郃生死不知,朱治父子竟然還投敵了?朱治是我父親在世時便跟隨他的老臣,沒想到竟然投敵了!”

逃回來的士兵說道:“就是因為朱治父子投降,所以沿途城池才毫無反抗就投降了,漢軍已經殺到蕪湖,距離建業已經不遠了,還請主公速速發兵救援。”

孫策喝道:“朱治,朱然,我勢殺汝!傳令,從防禦江北戚繼光的五萬大軍之中,抽調一萬兵馬,隨我南下抵禦張遼。”

這一次,沒有將領敢請戰前去抵禦張遼了。

張遼有四萬大軍,誰也沒有這個把握能擋得住張遼。

“主公不可啊!”然而文官之中,卻有一人站了出來反對。

“子敬,你為何攔我?”孫策視之,乃是魯肅,不由得眉頭一皺,冷聲問道。

魯肅拱手說道:“主公,你乃是江東之主,不能親臨前線,眼下張遼尚未殺至建業,可速派一支兵馬抵達蕪湖之北的於湖駐紮,只要堅守不出,便無大礙!”

孫策拂袖喝道:“我孫策的天下,是打出來的,不做守城之主。上一次陸遜信誓旦旦說能擊敗漢軍,結果呢?這一次我一定要親自出馬,張遼小兒,欺我太甚!還有朱治父子,我一定要親手砍下他們的頭顱,以泄我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