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臨危受命

程咨這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他就算投降也是假意投降,然後趁機報仇。

“賜毒酒一杯,然後厚葬了吧!”見程咨這般說,張遼知道他是求死,擺了擺手吩咐了一句讓士兵將他帶了下去。

雖然海昏城守軍抵抗了,但張遼用謝玄之計,還是讓海昏守軍不戰而降,成功將城池給拿了下來。

這一次漢軍沒有在制造殺戮。

拿下海昏之後,漢軍兵馬便入駐海昏。

漢軍主力兵馬駐紮在海昏城中,張遼又派遣偏將攻打附近城池,開始了逐步蠶食的計劃。

江東不比益州。

歷史上鄧艾偷渡陰平得手,直接便兵臨成都,逼迫劉禪投降。

可江東不一樣,江東城池眾多,比益州更加密集,且孫策也不是劉禪,張遼要是貪功冒進,很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張遼只能占據大城為根基,開始逐步蠶食的策略,如此既能孤立柴桑水寨的周瑜,也可以讓孫策派援兵來攻,從而對付孫策的援兵。

隨著海昏被漢軍拿下,豫章各地城池皆不敢與漢軍為敵,漢軍所到之處,皆開城投降,各處城頭掛上了漢軍的旗幟。

不到短短半個月,漢軍便席卷了豫章北部一帶縣城,約摸四分之一的領土改旗易幟,宣布投降大漢。

距離海昏不遠的周瑜兵馬,自然是知道豫章郡的情況,只可惜周瑜也是無能為力,有心出兵,卻力不從心。

若是周瑜沒有中計之前,麾下還有五萬兵馬的時候,還能出兵與張遼鬥上一鬥。但是如今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周瑜只有三萬兵馬,自保都嫌不夠,面對如今豫章的情況可以說是毫無辦法。

不過好在建業的孫策,已經知道了豫章這邊的情況。

豫章出了事情,自然要派兵去救。

建業城,府衙之中。

孫策召集了城中文武前來商議軍情要事。

左右兩邊皆是文臣武將,不過此刻江東又分柴桑,壽春戰場,大殿上有的文武已是屈指可數。

大殿中央站著一個士兵,他拱手說道:“主公,縣令大人他說漢軍已經席卷了豫章以北地區,如今周都督所在的柴桑已經被孤立,若想運糧,陸路已斷只能走水路。並且漢軍下一步會向丹陽進軍,以現在的速度,只怕最多兩個月,就會威脅到建業!”

孫策聽了士兵的話,怒火中燒道:“可恨,這張遼不僅害死了程將軍,還屠殺艾縣百姓,禍亂我豫章,可恨,著實可恨!”

“主公,還請速速發兵救援,縣令大人說只怕漢軍很快便會進軍殺入丹陽郡了。”

孫策吸了口氣,對著那士兵說道:“你休要驚慌,明日我便親自帶兵前去平定張遼!”

“主公不可!”下方文臣之中一人站了出來勸阻道。

孫策皺眉道:“子布為何阻我?”

張昭拱手說道:“主公,如今我江東形勢危急,主公必須得親自坐鎮中央,才能壓的住四方宵小?豈可親臨戰陣,若稍有不測,江東必危也。”

孫策搖了搖頭道:“我豈不知我不能輕臨前線涉險,可張遼麾下有兵馬五萬,如今我建業周邊,除了抵擋廣陵戚繼光的五萬兵馬外,最多也就能湊出三萬兵馬來對付張遼。我若不親自前往,誰人能是張遼的對手?”

孫策話音落下,殿下一將拱手而出,說道:“主公,末將願意帶兵對付張遼!”

“伯言?”孫策視之,乃是陸遜是也。

對於陸遜,孫策還是放心的,雖然陸遜年輕,但為人老成,且智計百出。

只是孫策還有些猶豫,對著陸遜問道:“不知伯言若是出征對付張遼,當如何破敵?”

陸遜拱手說道:“主公,人多嘴雜,請容在下單獨告訴主公!”

孫策招了招手道:“好,你上前來!”

陸遜上前,孫策附耳,陸遜便在孫策耳邊低聲輕語了一番。

“好!”孫策聽了一番,突然一拍桌案,說道:“好計策,陸遜,便表你為豫章都督,率領三萬兵馬出兵對付張遼!”

陸遜拱手說道:“多謝主公,只不過還請主公給我委派一些將校!”

孫策看向眾將,沉吟一番說道:“如今戚繼光在長江北岸,一時之間難以南下,這樣吧,朱治,朱然,陸文龍,張郃,爾等隨伯言前往抵禦張遼吧。萬事皆聽伯言調度!”

朱治是跟隨孫堅的老臣,而朱然是朱治嗣子,父子二人能文能武,在軍中的威望都甚高。

“諾!”眾將拱手領命。

下方文臣之中,一人見陸遜自信滿滿的模樣,眉頭微皺,旋即咬了咬牙站了出來,對著孫策拱手道:“主公,檜願隨陸將軍出征,獻計獻策,略盡綿薄之力!”

孫策視之,乃秦檜是也。

孫策對秦檜非常信任,見秦檜主動請纓,大喜道:“如此便真是太好了,伯言還年輕,難免有行事魯莽的時候,先生正好可以多多規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