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劉璋投降

聽張松這麽說,其他剛才還在埋怨張松的官員心中都升騰起一絲希望。

這名不見經傳的姜松武藝居然與攻破貴霜國都的安敬思不相上下,說不定真的可以解成都之圍。

眾人沒在爭辯,皆望著姜松,心中都期盼他能夠斬殺楊玄感,收服這兩萬兵馬。

城門下,姜松聽了張松的話,便縱馬直奔楊玄感殺去。

楊玄感嚇了一跳,連忙呼喚周圍兵馬:“給我將他擋住,擋住他,殺了他!”

頓時,姜松身邊兵馬倍增,無數兵馬猶如潮水一般向他湧去。

“給我走開,我不想傷害無辜!”姜松大喝一聲,手中的提爐槍揮舞開來。

姜松周圍那些益州兵馬,被殺得人仰馬翻,原本哪些士兵猶如洶湧般的潮水,現在卻波開浪裂,後退不跌。

姜松縱馬直奔楊玄感殺去!

楊玄感見姜松追來,嚇得魂不附體,連忙催馬而逃。

然而這一逃卻逃出了事情,他身在亂軍之中,周圍都是自家兵馬,難以行動。而姜松可以毫無顧忌的廝殺追趕,不過片刻時間,姜松便追到楊玄感身後,手起一槍,將其刺於馬下。

“楊玄感已死,誰敢妄動!”姜松一槍刺死楊玄感後,沉聲大喝道。

隨著楊玄感的戰死,周圍的兵馬,都愣住了。

軍中司馬懿,楊素的心腹見勢不妙,悄悄溜走,準備前去報信。

姜松雖有察覺,但眼下人數太多,他也控制不了,只能作罷。

一槍割下楊玄感的人頭,姜松將人頭挑在槍上,慢慢策馬向著城門方向趕去。

一邊行走,姜松一邊喝道:“楊玄感已死,降者不殺!”

姜松慢慢走到城門下,城內,張松等人聽見姜松已經斬殺了楊玄感,頓時大喜過望。

張松大喜道:“太好了,尚師徒楊玄感已死,這兩萬兵馬,群龍無首想要控制不難!”

先前那些埋怨張松的官員,心中非常惶恐,擔心張松掌控了兵馬以後,會對他們不利。一個個準備好措辭,準備向張松道歉。

然而張松也是個聰明人,心知眼下成都未定,還不能開罪這些人,要是說什麽報復的話,導致他們在背後使絆子,也夠他喝一壺的。

故而張松笑道:“諸公不必擔心,此乃人之常情嘛,都是我張松自作主張,跟諸公無關,你們且放寬心就是!”

眾人聽張松這麽說,都安下心來,紛紛誇贊張松器量。

然而張松卻將這些人悄悄記在心裏,準備以後在秋後算賬。

姜松此刻已經提著楊玄感的人頭進入城中,內門城下,他又斬下尚師徒人頭,提著兩顆人頭,他登上城頭,居高臨下。

城頭上還有士兵遺棄的長槍,姜松將兩根長槍嵌入城墻的縫隙之中,將人頭懸掛在長槍上,好讓城下的士兵都看得清楚。

鮮血從頭顱的傷口中滴落在地上,恐怖無比。

張松此刻也登上了城頭。

他對著城外舉手無措的士兵喝道:“諸位將士們,主公奉朝廷敕令,擔任益州牧,然而司馬懿,楊素二人,卻架空主公,把持益州軍政,屢屢對抗朝廷,實乃亂臣賊子也。今我奉主公之命,剿滅反賊,如今尚師徒,楊玄感已除,只誅殺首惡,爾等只需要放下兵器,便可既往不咎!”

城下的士兵聽張松這麽多,都將兵器給放下了不願意投降的,乃是司馬懿,楊素的心腹,已經逃走,前去戰場通知他們了。

見士兵投降,張松對著姜松誇贊道:“姜壯士果真是名不虛傳,這兩萬兵馬,你不肥吹會之力,就讓他們投降了。”

姜松笑道:“哪裏,要不是先生的一番說辭,他們也只怕不會如此輕易投降!”

張松搖頭一笑,說道:“如今兵馬已降,煩請壯士暫時接管這兩萬兵馬,我與眾文武在去面見主公,求得投降詔書,如此也好控制各地兵馬,守軍!”

“先生放心,有我在這,這兩萬兵馬不會出什麽亂子!”

隨後張松率領一眾官員,再次面見劉璋。

宮殿之中,劉璋此刻也是坐臥不寧。

劉璋不斷向門口心腹詢問:“情況怎麽樣了?”

一個士兵飛奔入殿,稟報道:“主公,張松他們又來了!”

“快把宮門關上,別放他們進來!”劉璋一聽,還以為是楊玄感已經殺進來了,張松等人是來尋求他的庇護。

士兵連忙解釋道:“主公尚師徒和楊玄感已經被殺了,那兩萬兵馬已經投降了。”

劉璋頓時大驚:“你說什麽?這怎麽可能?”

“張松不知在哪請了個高手,此人好生厲害,一個回合就殺了尚師徒,然後在亂軍之中有殺了楊玄感,此刻兩人的人頭還在宮門外掛著哩。那兩萬兵馬群龍無首,就這麽降了,主公這門還關不關?”

“不關了,不關了!”劉璋心知張松既然掌控了兵馬,此刻在來,定是勸他投降。木已成舟,他這益州之主,是做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