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最後一戰

孫策將周瑜安撫一番以後,帶著周瑜返回營中。

孫策此刻非常苦惱,進退成了擺在他面前的第一難題。

若繼續前進,援救趙光義,孫策麾下兵馬,加上周瑜帶來的五千殘兵敗將,總共就五萬出頭。

而劉辯在豫州的兵力非常多,司隸兵馬五萬,冀州兵馬八萬,南陽兵馬四萬,荊州兵馬五萬,合起來超過了二十萬。

雖然這些兵馬分散在各地,可如今各地已經平定,他們下一步肯定會前往尚丘集合。他這五萬人馬去救趙光義,搞不好也得搭進去。

可若是不救趙光義吧,江東的屏障就徹底暴露在漢軍的鐵蹄之下,孫家離覆滅之日也就不遠了。

營寨之中氣氛十分壓抑,靜悄悄的,針落可聞,孫策沉吟一番,終於說道:“大軍準備,明日……撤軍!”

陸文龍欲言又止:“主公……”

孫策擺了擺手,嘆息道:“漢軍在商丘尚有七萬兵馬,汝南謝玄的漢軍短時間不能抵達。但潁川,陳國已經被漢軍平定很久了,咱們若是前往,他們必定前去支援。更何況譙縣中的兵馬,肯定也會尾隨我軍,如此一來,咱們起碼要面對的漢軍起碼有十五萬上下。莫說救援趙光義,只怕我軍也會陷入險境,有全軍覆沒之危。我們咱們還是返回廬江,九江,高築墻,廣積糧,以應對漢軍的進攻吧。”

陸遜拱手說道:“主公英明!咱們已經危了救援趙光義折損了許多力量。就算能夠救出趙光義,可豫州卻無法再從漢軍手中奪過來了。並且只怕損失的,要比得到的要多,如此就算救出了趙光義又有什麽意義呢?”

孫策看了看周瑜,見他一言不發,便道:“那就這麽定了,爾等準備一番,明日退軍返回九江!”

次日,江東軍騎兵返回九江。

譙縣城頭。

張憲,高寵,於謙等人聚集在一起,望著城下陸續撤退的江東兵。

張憲沉吟道:“昨日一支大約五千人的敗軍與孫策兵馬匯合,今日江東軍便全軍撤退,莫非是周瑜那邊敗了?”

高寵大喜,說道:“既然如此,咱們可以率兵追擊啊!”

“不可!”於謙將目光從撤退的江東兵馬身上移開,對著高寵,張憲說道:“江東兵馬雖然撤退,但未大敗,其撤退時軍容整齊有序,不可追擊。”

張憲點了點頭,說道:“參軍說的不錯,據斥候來報,昨晚江東營寨便有一支兵馬先走,肯定是前往回路占據險要設伏,以防我軍追擊。”

“咱們只需派出斥候打探,確認江東軍真的撤退了就行,若其當真撤軍,咱們也可以進行安撫百姓的工作了。譙縣被圍月余,城中百姓皆渴望早些回家。”於謙拱手建議道。

張憲當即采納於謙的建議,派出一支斥候:“你親自率領一支斥候打探消息。”

三日過後,斥候返回譙縣稟報,言江東軍已經撤退,進入九江地界。

見江東軍真的撤軍了,張憲這才下令打開城門,進行整頓百姓的工作。

同時又上書劉辯,告知孫策退兵之事。

不久之後,在商丘的劉辯,陸續受到了汝南謝玄,沛國張憲的書信。

兩路開花,謝玄以同等兵力擊敗周瑜,周瑜僅率五千殘兵敗將逃亡。並且大將周德威自盡,周奉叔被斬。

而張憲則以劣勢的兵力,守住了沛國,孫策大將蕭摩柯被斬。

商丘城下,漢軍營寨。

中軍大帳之中。

劉辯手持書信,對著眾將說道:“前番謝玄傳來書信,言周瑜大敗。如今張憲傳來書信,說周瑜敗軍已經與孫策匯合,孫策率領兵馬返回九江了,看來孫策是放棄趙光義這個盟友了。”

楊延嗣沉聲道:“這孫策倒是有自知之明,如今徐州潁川,陳郡已經平定,張遼的四萬兵馬,薛萬徹的三萬兵馬已經在前往商丘的路上。他要是趕來,正好連他一並滅了。”

嶽飛拱手而出,說道:“陛下,如今孫策已退,趙光義已無外援,而張遼,薛萬徹的七萬兵馬這兩天便能趕來與我軍匯合,到時候我軍兵力,將達到十五萬上下。而商丘城中趙軍,只有五萬,且離心離德,陛下可將謝玄,張憲的捷報多多抄錄。待張遼,薛萬徹兵馬抵達以後,將書信射入城中。如此趙光義希望破滅,軍中必定大亂,我軍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劉辯拍手大贊,望著下方文臣,說道:“鵬舉此計甚妙,行軍主簿何在?”

“微臣在!”

劉辯將書信遞給行軍主簿,下令道:“你將這兩封書信多多抄錄,等張遼,薛萬徹兵馬抵達後,朕有大用。”

“微臣遵旨!”主簿接過書信,拱手領命。

兩日後,薛萬徹率先抵達商丘,與劉辯匯合,三萬兵馬皆帶了回來,陳國的百姓已經安置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