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試探虛實

大漢並州的三線防禦,首先爆發戰鬥的,是負責陰山西部的冉閔駐守的防線。

冉閔用四萬五千乞活軍對抗鐵木真率領的十萬鐵騎。雖然鐵木真只派出六萬人與乞活軍廝殺,但乞活軍在冉閔的帶領下,仍然少占優勢。

鐵木真舍不得部下傷亡,只得引兵罷戰。

一戰下來,他兵馬傷亡六千,指揮官傷亡十萬兵馬的兩成。鐵木真心知,就算他十萬騎兵一擁而上,想要殲滅乞活軍,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根據鐵木真的估算,要是在你正面硬拼的情況下,想要殲滅乞活軍,五六萬的傷亡,只怕是跑不了。

而蒙古總共才只有六十萬控弦之士,損失六萬騎兵,便相當於損失了蒙古十分之一的可戰之士。如此傷亡,鐵木真自然是舍不得的。

這才只是大規模侵略大漢的第一戰,攻打一個河套就損失十分之一的兵馬,那以後大漢還怎麽打?

好在此次蒙古出兵數路,鐵木真這裏硬攻不行,在看他處。等到他處勝利,形式對大漢不利時,乞活軍軍心不穩時,在強攻冉閔不遲。

隨後幾日,冉閔見鐵木真安營紮寨,按兵不動,也不主動招惹。而是派出斥候嚴加打探陰山一線,防止蒙古騎兵從其他地方偷渡進入河套。

而此刻,雁門郡北。

楊繼業此刻已經率領四萬大軍抵達雁門最北部的縣城強陰。

十幾年前,劉辯穿越之初,雁門郡百姓,還都只敢在雁門關以南居住。除了少數故土難離的百姓,鮮有百姓敢離開雁門關的庇護。

不過如今,雁門郡已經安定了十幾年,雁門關以北,也再次爆發出生機。

不過雁門郡最北部的強陰,還是人煙稀少得可憐,因為強陰外無險可守,蒙古騎兵可長驅直入殺至強陰。

而距離強陰不過幾十裏後方白登等縣城,則要繁榮得多了。

楊繼業帶著四萬兵馬抵達強陰。

此刻蒙古騎兵還未抵達,根據斥候來報,尚在雁門邊境。

雖然來前已經商量出對策,故意兵敗退至白登,隨後代郡薛仁貴包抄蒙古騎兵後路,前來夾擊蒙古。

計策想要了,但卻需要執行,若是執行的不好,蒙古人不會上當。

楊繼業率兵抵達強陰,沒有進城駐紮,還是在強陰城外安營紮寨。

強陰並非大城,只是一個邊塞小城,若是兵馬進駐城中,很容易被蒙古包圍,那是自取滅亡。並且對付蒙古的計策是詐敗,一旦入城,被蒙古兵馬圍了起來,詐敗只怕也成了真敗了。

兵馬安營紮寨之後,楊繼業將眾將士召集到中軍大帳,商議對策。

“來前,已經想好了對付蒙古人的計策,若是計策成功,便能一舉殲滅這支十萬鐵騎。但詐敗,不可馬虎,稍有不慎,詐敗便成了真敗,若是計策不夠完美,被蒙古人識破,也是不成。不知諸位,可有什麽完美的詐敗之計?”

楊繼業坐在主將的位置上,對著下方的眾將詢問道。

陳到拱手說道:“將軍,其實詐敗也並沒有那麽復雜,咱們只有三萬兵馬,騎兵三萬,步兵一萬,而蒙古有十萬騎兵。一旦交戰,咱們敗退在蒙古人看來也是理所當然。並且咱們後方多山地關隘,敗退至退守後方,蒙古人也只以為咱們是拒守關隘。最主要的,還是行軍敗退之時,要裝的像些,能夠騙得蒙古騎兵來追。雁門詐敗也不能亂了方寸,以免被蒙古兵馬追上,詐敗成了真敗。”

“嗯!”楊繼業聽著陳到的分析,也覺得有理。

楊延昭也拱手說道:“陳將軍說的不無道理,不過具體如何布置,還得看蒙古兵馬情況如何,看他蒙古主將性格是謹慎,還是魯莽。若是蒙古主將乃是性格謹慎之輩,咱們就算詐敗的在巧妙,他只怕也不會來追。若是蒙古主將乃是急於立功,性格魯莽之輩,咱們一戰而逃,他只怕也會毫不猶豫的追趕。”

楊繼業點了點頭道:“說的不錯,如何詐敗,且看蒙古軍情況如何,但詐敗後,具體撤退路線等細節卻要商量妥當。蒙古騎兵速度很快,咱們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蒙古騎兵追上,要是那樣,詐敗就成了真敗。”

隨後楊繼業與一眾大將聚集在地圖跟前,商議著撤退路線,將四萬兵馬分給眾將指揮,分析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將危險降至最低。

一日過後。

有斥候飛馬來報,言蒙古騎兵已經南下,距離強陰只有二十裏路程。

楊繼業聽到這個消息,對著眾將說道:“咱們大漢與蒙古,簽訂合約,五年之期尚未到達。今蒙古來犯,咱們可以以此為由,前去質問蒙古探其主將性格,我與兩位侄兒率領一支輕騎前去試探,陳到,高順,你們二人在營寨之中把手,嚴陣以待。”

“諾!”眾將拱手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