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4章 千古名相

趙匡胤聞言欣喜不已,暗道二人支持二弟果然另有所謀。

趙光義集中徐州的兵力攻打青州,以青州的實力可能不是趙光義的對手,但也不至於大敗。理想的局面是青州堅持不住,向冀州求援。

如此青州的兵馬便被趙光義吸引,趙匡胤便可以從泰山出兵攻打青州後方,青州後方防備空虛,青州定然可下。如此一來,趙匡胤不僅可以拿下青州,還可以提升威信,遏制趙光義的實力,可謂兩全其美。

只不過如今尚且不是秘密突襲青州的最佳時間,殿內都是心腹,說說無妨,但趙匡胤卻不敢下準備的命令。錦衣衛無孔不入,眼下布置恐怕消息泄露,所以趙匡胤要等到前線戰事僵持住在準備出兵。

到那個時候哪怕錦衣衛發現,可戰事僵持,青州也無能為力。

趙光義則志得自滿,帶著麾下史萬歲,李繼隆,王彥博,呼延贊,夏魯奇,於禁等大將前往徐州而去。

幾日之後,趙光義抵達徐州,命令主管徐州兵馬的心腹曹豹整頓兵馬,準備出征之事。

由於徐州南接青州,東臨東海,西為兗,豫。這三面都沒有敵人,而北邊的青州則是要攻打的對象,因此趙光義便盡起徐州兵馬十萬,準備北上攻打青州。

南邊徐州鬧得轟轟烈烈,自然瞞不過北邊的青州,林仁肇得到消息,便召集眾將前來商議對策。

此時楊再興已經帶兵五萬趕到青州匯合,增強青州的防禦。林仁肇為主將,麾下有楊再興,太史慈,林沖,唐斌等將領,徐庶等智謀之士。

在將校方面,青州留守的不多,不過楊再興的到來,加上太史慈,青州朝著有了兩員頂尖猛將,在加上徐庶獻策,可謂有文有武,足以應付一州之敵。

陳慶之拿著手中的細作傳回來的書信,向眾人說道:“果不出陳將軍所料,趙匡胤果然派兵攻打青州,如今趙光義於徐州陳兵十萬,準備北上,我軍只怕要陷入惡戰當中啊。”

“趙光義?此人與趙匡胤相比,遠不如也,而徐州兵馬又沒有經歷過什麽大戰,也無大將之才,兵馬雖多,卻不足懼也。”太史慈聞言輕蔑道。

林仁肇身為青州副帥,對於徐州的實力還是頗為了解的,聽了太史慈的話,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不過林仁肇身為良將,卻不會輕視敵人,任何布局都會面面俱到。

就應了後世那句話,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尊重敵人。就是我可以看不起你,但打起來,我卻會給你足夠的尊重,獅子搏兔,亦盡全力。

徐庶沉吟道:“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根據我的了解,趙匡胤兵敗返回兗州之後,趙光義趁著趙匡胤兵敗失勢,大肆收買人心。隱約與趙匡胤有分庭抗禮之勢,按照道理,此次應該是趙匡胤親自出兵,趁機加強自己的威信,但如今卻是趙光義出兵,趙匡胤放任趙光義如此,定有所謀。”

林沖沉吟道:“會不會是趙匡胤壓不住趙光義的緣故?”

“不可能,趙匡胤威信不足,但余威猶在,哪怕趙光義實力足以和趙匡胤分庭抗禮,他也不敢輕易反目。況且此次二人出兵,關系十分日後的成敗,趙匡胤說什麽也會親自出兵,但如此局勢,趙匡胤定有其他陰謀。”徐庶堅定道。

聽了徐庶的話,林仁肇輕撫胡須說道:“軍師分析的頗為透徹,卻不知軍師以為趙匡胤會有什麽陰謀呢?”

徐庶走到地圖之前,沉吟道:“諸位將軍請看,從徐州能進攻我青州,但從兗州也可以進攻青州。按照我的估計,趙匡胤故意放權,讓趙光義從徐州攻打青州,等到前線戰事僵持,他便從泰山出兵突襲我青州後方。如此他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既能奪取青州,還能提升自己的威信。相比趙光義,還是趙匡胤更為老辣啊。”

林仁肇恍然大悟道:“軍師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若不是軍師提醒,我差點將兵馬都帶去前線,如此我青州危矣。那這樣罷,此次我帶兵需要迎戰趙光義,由太史將軍與林沖將軍率兵兩萬,鎮守泰山一帶如何?”

徐庶笑道:“將軍不必現在就派兵前往泰山駐防,如此一來,趙匡胤又勢必想其他辦法進攻青州了。將軍只需留兩萬兵馬在劇縣,派人觀察趙匡胤的動向,如此我軍可以出其不意對付趙匡胤,守住青州便更加簡單。”

林仁肇點頭說道:“軍師所言有理,我便從城中抽調兩萬青壯,假扮成軍士一同出兵,太史將軍與林沖將軍率兵兩萬在城中,關閉城門,人只許進不許出,以免泄露了風聲。同時派人密切關注趙匡胤那邊的動向,一有情況便領兵前去駐防。”

太史慈,林沖二人拱手說道:“將軍放心,我等必定不會讓趙匡胤兵馬踏進青州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