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9章 武當書院

劉伯溫表示不會直接去洛陽投靠劉辯,而是要假扮成商旅,一路行商,沿途體會劉辯治下的變化。

劉伯溫知道自己的身份,乃是漢室宗親,而劉辯身邊,最缺這種人才!外人終究是外人,到頭來也只有宗室靠得住,劉伯溫心知自己去投靠劉辯,肯定會獲得重用。

既然會獲得重用,劉伯溫當然要熟悉劉辯這邊的政體,這一年來,劉辯致力於改造商農二部,這個劉伯溫早有耳聞。而商農,最貼近民間,劉伯溫也只有親自走一趟,看看利弊,才能針砭時弊,更好的為劉辯效力。

劉伯溫目前所在南陽東部,名叫舞陽的邊境縣城,沒有急於去縣衙開行商證,而是找下住所之後,便帶著大小喬與裴俊逛縣城去了。

來時劉伯溫就曾經感嘆,南陽一個邊境縣城就抵得上廬江南部重鎮皖縣。雖然廬江剛安定不久,但南陽也平定沒多久,兩相比較之下,就足以知孰強孰弱。

南陽的縣城之中,各處店鋪,已經開始販賣太師椅,陶瓷等物件。隨著太師椅的問事,相應的,有些木匠根據高度又研究出了桌子。不需要劉辯的兌換,以古代百姓的智慧,這些與椅子息息相關的家具也慢慢應運而生。

大喬小喬二姐妹可謂是大開眼界,脫離孫策周瑜之手,這幾日兩姐妹臉上便在無哀愁了,猶如脫出牢籠的飛鳥,得到了久違的自由。

像太師椅,陶瓷這種家具劉伯溫到沒有購買,但新奇的物件卻也給大小喬買了不少。在城中逛了一陣之後,劉伯溫便帶著幾人趕去城外,劉伯溫想要看看農業方面的變化。

此時已經是197年十月中,按照天下種植作物的習慣,向來是南稻北麥。而南陽這邊位於中部,但長江支流甚多,卻也是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收獲是在九月份上下,然而劉伯溫帶著眾人前往附近的田地時,卻見到百姓正熱火朝天的開墾田地。

“看這情況,百姓是要種麥?”見田野裏盡是百姓開墾土地,裴俊驚訝道。

“現在正是麥種時節,可有什麽不妥嗎?”大喬聞言疑惑道。

“你們百姓開墾的土地裏面,還有稻根,說明這些田地時收獲稻子沒多久,如今又種植小麥是沒問題。可他們忙的過來嗎?若是種遲了,不僅耽誤了麥子的成熟,來年在種植稻子,勢必也會耽誤的啊!”大小喬是大家閨秀,不明白這些道理,於是裴俊耐心的解釋。

“可是我看百姓都種好了啊?應該不會耽誤來年種稻吧?”大喬指著田地間一塊塊分好的壟田疑惑道。

裴俊臉色一呆,是啊,百姓如今差不多都把小麥種了下去,好似他的擔心是多余了吧?不過從稻子收割在到開墾麥田,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們是怎麽做到了。並且裴俊認為就算這麥子明年能夠豐收,但最早收獲也是五月中,那個時候也要開始種植水稻了,百姓忙的過來嗎?

南陽既然是種植水稻為主,百姓卻硬生生在水稻收獲之後種上一季麥子,想法不錯,但中間的時間太緊促了。比如現在,稻子收獲後種植麥子,若是在耽擱晚一些,就算種下去也沒有多大作用,看情況這一季是趕上了,倒是明年麥子收獲在種植水稻,根本就沒有時間錯開,又該如何是好呢?

豈不是說?明年的百姓種不成水稻了?

“既然百姓這麽做,肯定有解決的方法,咱們且去問問!”顯然劉伯溫也看出了裴俊的擔憂,帶著幾人向幾個勞作完,扛著鋤頭準備回家的百姓走去。

“幾位請了。”劉伯溫攔住百姓,向著百姓拱了拱手詢問道:“幾位老鄉,南陽向來是種植稻子的,不知你們怎麽種起麥子來了,難道就不怕耽誤了收成,兩件都得不到收獲嗎?”

“哈哈!”那農夫聞言哈哈大笑,顯然不是第一次碰到外地人這麽問了,放下鋤頭道:“你們看,這是陛下新研制的農具,如今整個冒煙的百姓都在用。再有曲轅犁,耕牛,有了這些東西,在冬季多種一季麥子不成問題。咱們這裏是邊境,官府幫助這邊有些晚,其他大成種下去都好幾天了,不過我們這裏也種的差不多了!”

農夫笑呵呵的解釋,劉伯溫看著農夫放下的鋤頭大感新奇,這鋤頭正是劉辯兌換而來的板鋤。又聽聞有新式的曲轅犁,還有大量耕牛,劉伯溫疑惑道:“耕牛?哪裏來的耕牛?”

“與河套冉閔交換而來,這幾個月,時常有耕牛運送過來,聽說為此異族騎兵南下,不過被楊將軍與河套的冉閔給擊敗了,傳到這裏,說用的是什麽火牛陣,大漢的騎兵都沒有動手,異族騎兵就被火牛陣給殺光了。如今我們這裏是十裏一牛,這地哪有開不完的道理。我只恨田地太少了啊,如今多出一季麥子,來年只怕能天天飽食了。”農夫搓了搓手掌,對未來盡是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