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9章 大仇得報

劉裕一番演說,便使得漁村百姓對於劉表出兵南陽之事俱是義憤填膺。

當初你表袁術為南陽太守,讓袁術把我們禍害成這個樣子。你劉表能收回南陽不早點收,如今天子要出兵收復南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你劉表又出兵了?要是在讓我們成為你治下的百姓,指不定哪天就又被拋棄了。

百姓自然是想不到這個層面上去的,卻都是被劉裕給激發了心中的怨氣。在加上劉裕在鄧縣一帶頗有名氣,在漁村裏,威望更是一呼百應,就算沒有這档子事,劉裕若是要借用他們拿下樊城也不是不可能。

像劉裕這種人傑,自然不會甘於平庸,若是他亂入的日子在往前推個四五年,說不定也會如劉備一般成為一方霸主。只是現在,劉裕亂入的時機著實不好,地盤都被諸侯占據,便是劉裕有滔天的本事,短時間也難以起家。

劉裕是個聰明人,也看出了劉辯已經隱隱有一統天下之勢。他索性便投奔了劉辯,好好做一個漢室宗親,憑借著自己的能力為著大漢開疆擴土。

劉裕在另一個時空雖然廢帝自立為帝,但他也並非是天生便有的反骨。當時是皇帝無能,他一步步拼殺到權傾朝野的地步,若不自立也不成了。

而如今,不說劉辯手底下能人猛將層出不窮,劉裕想要權傾朝野也根本就不可能。並且劉辯如今乃是明君,劉裕也不會反,而劉辯知道劉裕的存在,就算信任,也會暗中提防,劉裕更沒有反的機會。

既然劉裕是一代人傑,這種人大多都會會結交一群心腹朋友,頃刻間劉裕便發動起了漁村的百姓。細數之下,得青壯兩百。劉裕便帶著這兩百青壯沿江直奔樊城而去。

樊城與襄陽就隔著一條襄江,兩城隔江相望,若是在樊城境內找一高處,眼力好的還能望著襄陽。劉裕與傅友德知道時間不多,來到樊城之後,當即便讓兩百青壯前去控制四門。

此時的樊城,相當於荊州與袁術的一個緩沖地帶,侯君集也沒有讓人派兵駐紮,劉表也沒有派兵進駐。相當於是一個三不管的地界,而這種地方呢,就容易發生混亂,混亂的地方,就容易形成勢力,而劉裕雖在漁村,卻是八面玲瓏,城中勢力之主,都是他的朋友。

劉裕提前讓兩百青壯前去控制四門,又找來城中的朋友,將守城的請求這麽一說,眾人當即答應下來。

一來,士為知己者死,出於義氣,這些人都願意幫助劉裕。二來,在樊城作威作福算什麽,如今劉裕要投靠天子,他們跟著劉裕,日後到天子麾下建功立業,才叫真的是混出名堂來了。

得了這些人的幫助,劉裕一清點人數,除去漁村來的兩百青壯,樊城之中,又得了一千兩百多人,合共一千五百人。樊城乃是襄陽的門戶,倒算得上是一座堅城,高約三丈,城墻用青石所砌,三國之中,曹仁占據樊城,多次擊退劉備兵馬,除了曹仁善於用兵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憑借樊城的堅。

只是樊城雖堅,但城內的這些勢力,卻不是軍隊,沒有軍隊的物資。劉裕與傅友德,並一眾勢力之主便在城頭上商量著劉裕問道:“城中有多少兵器,弓箭。”

“這,兵器的話,咱們倒是有一些,只是大多是短刀用於砍殺之用的。弓箭卻只有五百副,箭矢恐怕只有幾千支。”一人回答道。

劉裕看向傅友德道:“怎麽樣,憑借這些東西,可有把握守城?”

傅友德略顯凝重的點了點頭道:“只要吃食足夠,守住樊城數天問題不大。刀槍等兵器便分發給善於搏殺的,弓箭分發給善於射箭的,這些彌足珍貴,一定要物盡其用。至於滾石,檑木,我見城中廢棄房舍不少,可讓百姓拆之,用於守城!另外,在派人在城上架起火鍋,熬制金汁。”

劉裕聞言大喜道:“傅兄想的面面俱到,果然有守城之能。那咱們便每面城樓分兩百五十人用於守城,另外多出的五百人,用於運送物資,替換城樓上守城受傷,疲累者。你我二人,我守南門,西門,你守北門,東門。”

“南門對面便是襄陽,恐怕壓力最大,還是我守南門,西門,你守北門,東門吧。”傅友德搖了搖頭道。

“若是你沒有受傷,我定然答應,只是你如今傷勢還沒有痊愈,不宜太過拼殺,若我堅持不下去,便替換你來南門!”劉裕搖頭拒絕道。

“也好!”傅友德沉吟一番,點頭答應下來。

如此,城門一千五百青壯,一千人用於守城,其他五百人也忙碌開來,有的分發武器,有的去拆城中廢棄的房舍,將得來的木料與石塊送送至城樓用於守城。還有的在城頭架起大鍋,百姓擔來大糞,熬制金汁。

劉裕身在南,要兼顧西門,而傅友德此刻前往東門,兼顧北門。畢竟荊州兵馬如果兵臨城下,南門壓力最大,傅友德心思縝密,他沒有前去北門,而是在東門駐守,若是南門出現變化,他很快便能趕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