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9章 常遇春突襲南陽

建安元年,劉辯決定出兵攻打袁術,討袁檄文首先傳至關中,傳至武關常遇春之處。

常遇春於武關屯兵三萬,每日操練這三萬兵馬早已經是兵強馬壯,常遇春收到劉辯書信,當即召來甘寧等幾位將校,興奮道:“咱們屯兵武關一年多了,陛下終於是記起了咱們,下詔書命我們為先鋒,起兵攻打武關!”

常遇春將討袁檄文傳於眾將官,甘寧看罷沉聲道:“陛下發布討袁檄文,這是大舉動啊,此次攻打南陽,咱們恐怕只是先頭部隊啊。”

常遇春搖了搖頭道:“南陽有侯君集駐守,兵馬五萬之多,更何況南陽為天下第一大郡,順帝時期原本有百姓將近兩百五十萬之多。這些年先後經歷黃巾之亂,被袁術禍害,但南陽百姓恐怕還有一百多萬。南陽底蘊強大,少數兵馬是拿不下來的!”

“南陽底蘊強大,那將軍你又用什麽辦法攻打?”甘寧沉聲問道。

“南陽雖然強大,但乃是平原,一馬平川,易守難攻,我只需從長安調來三千騎兵,截斷他們糧道,突襲侵擾,用步兵埋伏他們。”

“並且袁術橫征暴斂,不得民心,咱們出征袁術,必定民心所向,只需沿途善待百姓,百姓焉能不簞食壺漿以迎接我漢軍?”

常遇春提出兩個戰略,一個是利用地形,從長安調遣騎兵進入南陽,借用騎兵對步兵的優勢,截糧道,突襲,侵擾,誘敵。第二則是利用民心大義,善待百姓,讓民心歸附大漢,從根本上瓦解袁術的統治。

甘寧聽罷點了點頭,旋即想到了什麽說道:“將軍此計策雖好,但這是持久戰的戰略,乃是步步為營的法子。可除了南陽,袁術還有淮南,豫州,揚州,咱們久攻袁術不下的話,袁術派遣兵馬來援,這個法子便行之不通了啊。”

“哼,他敢麽?我軍攻打袁術,那是天子兵馬討伐不臣。袁術他敢大張旗鼓與我軍爭鋒?若是他敢,那必將會坐實袁術叛逆之名!”常遇春冷笑道。

甘寧聽此恍然大悟道:“我倒是沒想到這個層面上去,若是袁術敢增派兵馬與我軍作戰,那就是他自己承認了反賊的罪名,到時候陛下可傳召天下諸侯,聯合攻打於他!”

“正是此理,陛下發布討袁檄文,下令長安,洛陽籌備糧草,又準備三萬大軍待命,就是做好了持久戰鬥的準備!”常遇春點了點頭道。

眾將點頭明悟過來,常遇春便下令道:“傳令下去三萬兵馬整軍備戰,我即刻修書長安,請求抽調三千騎兵過來。不過事先,我要拿下南鄉縣,以南鄉為據點攻略南陽,另外甘興霸,你麾下八百本部精銳,善於水戰,你速速率領他們以及武關中善於造船的工匠,於丹水打造船只舟輯,準備渡江之用!”

“遵命!”甘寧拱手領命道。

武關北依少習山之險峻,南瀕武關河谷之絕澗,長江有一支流名襄江,而襄江又分出數條支流,其中丹水,浙水將武關所在山脈左右環繞。

浙水在右,丹水在左,而武關卻只能出南陽,或從東出浙水,從西出丹水。從武關出武關山道數十裏便是浙水。浙水依武關山脈環繞,浙水以東,便是南陽的諸多縣城。而丹水的話,則是靠近漢中一帶了。丹水以西南,便是上庸一帶,是當初劉備勢力的東北邊門戶。後來孟達降魏,上庸一帶,也被魏國所得。

而南鄉縣位於丹水以南,乃是南陽郡西邊重鎮,拿下南鄉,便不需要長途運送在山道之中運送糧草。南鄉縣,可以算作攻打南陽的一個重要據點。

“不過將軍,你從南邊渡丹水進攻南鄉,那東邊兵馬不出浙水嗎?”甘寧疑惑道。

“出浙水便是直接面對南陽了,那一帶縣城太多,我們步步為營的話,面對的阻力,變數太多,是行不通的。還是從南鄉向東進攻,那樣咱們占領的地盤便多的多了。”常遇春擺了擺手道。

常遇春當即決定下來,武關兵馬出丹水攻打南鄉,不等大批糧草送到,第二天一早,常遇春便率領三千精悍軍士親自出征,這三千兵馬還都是新練的兵馬,成軍只有一年。常遇春便打算用這三千兵馬,拿下南陽。

丹水岸邊,甘寧早已經打造好三千兵馬需要的船只,常遇春十分滿意笑道:“南陽水路不少,需要船只的地方不少,日後騎兵過來,更是需要船只,你先在此建造船只,多多益善。”

“末將遵命!”甘寧拱手領命。

而常遇春只攜帶幾日的糧草,輕裝前行渡過丹水之後,便直奔南鄉城而來。南鄉城守軍不多,只有五百人不到,常遇春兵臨城下,搭建雲梯,在常遇春身先士卒之下,不過一個沖鋒常遇春便攻下南鄉,殺入城中。

常遇春有意練兵,因此五百守軍戰死近四百,而漢軍則傷亡不過一百多人。拿下南鄉之後,常遇春見傷亡不大,便留三百人守城,率領著剩下的人馬,當夜便襲取了武當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