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5章 把自己作死了

系統一連爆出三個消息,先是因為趙雲馬超打敗哲別,造成二級大事件,讓兩個猛人出世。隨後趙雲統帥突破巔峰,達到九十二點,讓劉辯一陣驚喜。再是趙雲與馬超結拜獲得兄弟情深技能,只要趙雲率領白馬義從,馬超率領馬家騎兵,二人協同作戰,則武力加一,統帥加一。

看似加成不高,可劉辯明白,像趙雲馬超這種絕世猛將,一點的武力,能夠造成太大的威力了,若是遇到危險,這一點的武力可是能夠救命的!

“咦,傳說趙雲娶了馬超的妹妹馬雲祿?這一下他們結拜成兄弟,這們親事不就尷尬了嗎?若是趙雲娶了馬雲祿是跟著她喊馬超兄長,還是喊馬超義弟?”想到這裏劉辯就有些惡趣味的笑了起來。

笑著搖了搖頭,劉辯又想起了正事,手指敲打著桌案喃喃道:“趙雲馬超他們兩個如今都是騎兵之才,如今涼州被蒙古占據,需得他們出力才是,便將他們在孟德麾下與蒙古作戰!”

“只是這兵種的問題!”劉辯皺著眉頭,經過系統的後來的解釋,他也算清楚了此戰的經過。若不是白馬義從的馬蹬建功恐怕馬超的騎兵與白馬義從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了。

而經此一戰,生於馬背上的蒙古人,一生鉆研騎兵戰術的他們,不可能不會發現馬蹬的作用之大。而一旦蒙古人利用馬蹬發展騎兵,那麽劉辯這邊的騎兵就並沒有優勢了。

首先白馬義從被劉辯改造成一支半輕騎兵半重騎兵,但由於騎乘最優良的戰馬。雖然裝備著長槍與皮甲,但其速度卻不比裝備馬蹬的輕騎兵要慢。

蒙古輕騎兵速度雖然快,但卻因為整體的戰馬體質不如白馬義從,降低了其最快的速度。就算裝備上馬蹬,其速度也不過與白馬義從在伯仲之間。

而白馬義從又能騎射,又能沖刺,兼具二者的優良,在戰場上往往能夠建立奇功。所以就算蒙古有了馬蹬,馬鞍,劉辯也不需要改造白馬義從。

需要大改的是馬超的騎兵,馬家騎兵融合羅馬騎兵的標槍戰術,實際上能夠大敗曹操,只不過是占據了突然性,當時曹操麾下兵馬大多步卒聚攏,被標槍投射,姑而傷亡慘重。但與蒙古輕重騎兵相比,算不上有什麽優勢。

騎兵主要分為兩種,重騎兵,輕騎兵。

輕騎兵借助其速度,超強的靈活性,機動性,可以有突襲,追擊,截糧道,誘敵,迂回包超的等作戰方式。以輕騎兵對付步卒軍陣實行箭矢攻擊更是無往而不利。

而重騎兵則不同了,重騎兵士卒身著鎧甲,馬著馬甲,但其機動性與輕騎兵相比遠遠不及。重騎兵的優點在於防護性高,沖擊力強大,近戰能力強大。

輕重騎兵之間,各有優劣。幾千年歷史當中,以輕騎兵大敗重騎兵的大有戰例,而以重騎兵打敗輕騎兵的例子也是如數家珍。其輕重騎兵對抗過程其實就是揚長避短,誰能揚己之長擊彼之短,使己之短避彼之長便是勝利。

戰爭的勝負除了兵種的優劣,還有指揮者的博弈,天時,地利,人和等缺一不可。

但盡管這樣,劉辯還是決定對馬超手下的標槍騎兵進行改造。相比於輕重騎兵,馬家騎兵既不具備輕騎兵那種機動性靈活性,又不具備重騎兵的那種近戰優勢。

標槍騎兵的強悍也只有那兩輪的投射的短暫傷害,若只是在涼州於韓遂牛輔等人爭鬥,馬家騎兵的規格就算保存下去也沒有問題。可如今面對的是鐵木真的蒙古騎兵,世界歷史上最巔峰的騎兵,雖然如今其裝備戰術遠遠不如後世,可饒是與蒙古騎兵作戰,標槍騎兵真的不夠看。

劉辯有心在標槍騎兵的基礎上打造一支重騎兵軍團,兼備標槍!

標槍在劉辯看來,在短兵相接時,最多也只夠拋射兩輪,而如今馬家騎兵卻裝備五根標槍,有什麽用處呢?裝備如此沉重的標槍,面對輕騎兵會被放風箏,面對大股重騎兵,兩輪拋射下來傷害也不夠看。隨後重騎兵沖擊過來,不一樣要慘敗?

所以劉辯想將馬家騎兵打造成一支重裝騎兵,現在這個時代,鐵甲還不普及,遠遠沒有後世的精良。劉辯以為只需將戰馬裝備馬甲,人裝備皮甲,隨後裝備兩根標槍與近戰的兵器即可。

用多余的標槍替換上馬甲,使其兼備重騎兵的防禦性,與標槍的殺傷力,短兵相接,先用標槍投射,隨後近戰沖鋒。其騎兵的能力將會大大提升。

並且將趙雲,馬超放在一起,二人協同作戰,便可以彌補各自兵種的不足之處。

劉辯想好之後,便在紙上書寫籌備了,首先制作重騎兵的裝備,戰馬的馬甲,並且由於馬蹬在蒙古騎兵面前泄露,大漢也要抓緊時間大量制造馬蹬,裝備到各個騎兵當中。相比異族,大漢的優勢便在於工藝技術,人口。所以劉辯便要在馬蹬尚未在蒙古普及時,提前裝備在大漢的軍隊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