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4章 急報

太史慈經過其母親的一頓訓斥,終於恍然大悟,第二日便告別老母,帶著兵器戰馬,趕赴北海而來。

太史慈來投,孔融喜不自勝,當即表太史慈為校尉,只可惜林沖整日翹首以盼,秦瓊等人也沒來北海投效,讓得林沖頗為苦惱。

幾日過後,劉辯的書信也由錦衣衛快馬加鞭送到北海孔融手上。

孔融看了劉辯的書信,不由得悔不當初,召集林仁肇,林沖道:“陛下詢問青州的情況,並且囑咐我若是有人才,千萬要留在軍中效力。那秦瓊等人武藝高強,不想當日我怠慢了他們,錯失了幾位人才,如今該怎麽辦啊?”

“陛下的信上說若是不能留在軍中,也要盡量交好。幾日前我也曾勸說他們加入軍中,不知為何還沒有動靜,他們是豪傑,咱們禮賢下士也無不可,他們若是不願入軍,只需以誠相待,也不至於為敵。”林沖撫須思忖道。

“好,我這就親自修書致歉,邀請他們加入青州軍,為陛下效力!”孔融先前不待見秦瓊等人,也是顧慮日後劉辯不喜歡他們的出身。如今劉辯親自書信詢問,並要求收攏人才。孔融哪裏還有顧慮?

“大人,如今北海周邊,黃巾死傷慘重,此時應當乘勝追擊,控制很多的地盤!”林仁肇提議道。

孔融點了點頭道:“你們負責軍事,我只管民生,不必向我過問!”此次打敗黃巾軍,孔融對林仁肇林沖已經絕對相信其能力了。

幾人商量好,孔融又修書劉辯,訴說青州的詳細情況,表示一定會交好秦瓊等人,連夜交給信使遞交劉辯。又修書一封給秦瓊,對當日的怠慢致歉,準備許多的禮品,差人送去齊國給秦瓊。

而林仁肇林沖,則開始謀劃,剿滅北海周邊郡縣的黃巾。意圖鞏固青州的政權。

不過北海兵少,只有四萬之眾,雖然上次打敗黃巾受降數萬青壯。但北海財政卻無法支撐起更多的軍隊,北海僅有的四萬軍隊,還是孔融為響應劉辯討董是擴充的。

饒是如此,林仁肇與林沖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花費北海大量儲備,才將這四萬兵馬打造成一支精兵。

而以北海現有的力量,維持這四萬兵馬都有些捉襟見肘,在短時間內,卻很難擴充軍事實力了。不過林仁肇在並州的時候,有過屯田的經驗,如今臨近開春,林仁肇便向孔融建議,將這些黃巾軍重歸於民,進行屯田。

青州軍因為大敗黃巾軍,終於從被動的防守成為主動進攻,青州北海周圍的東萊,也納入了孔融的管轄。林仁肇太史慈等將正厲兵秣馬,準備向西進攻齊國,樂安等郡國的黃巾,一舉平復青州。

原本在諸侯中,寂寂無名的孔融,也因此逐漸被各路諸侯重視起來。

洛陽城,皇宮。

這天晚上,盧植,蔡邕,丁管帶著韋孝寬,曹操等文武大臣,一齊來見劉辯。得知消息的劉辯,連夜升殿議事。

“諸位愛卿,深夜來訪,不知有何要事?”劉辯晃了晃腦袋,努力使頭腦清醒起來。

“陛下,長安,雁門兩份急報,茲事體大,故而微臣請各位大臣來見陛下,請陛下做主!”韋孝寬出列解釋道。

“長安,雁門?”聽聞是長安和雁門的急報,劉辯不敢大意,連忙道:“快呈上來!”

韋孝寬連忙將兩份急報交於侍官遞給劉辯。

劉辯拿起關於長安的急報,看了起來,只一眼,劉辯便臉色聚變。

“這是王猛聯系長安錦衣衛遞給朕的消息,說他在長安準備誅殺董卓,函谷關守將薛安都願意歸降朕,約定三月初三誅殺董卓,薛安都提前打開函谷關,放朕入關,攻入長安!”劉辯來不及驚異,講述著信函上的情況。

一眾文武百官聽了驚異不已,盧植出列疑惑道:“陛下,這恐怕是陰謀啊,王猛此人乃是王允的侄子,聲名不顯。為何不是王允傳信,還是王猛傳信?”

“哼,若是王允傳信,老臣也不相信!”蔡邕怒氣沖沖道,顯然對當初王允未跟隨劉辯去並州而耿耿於懷。

劉辯心中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傳信的是王猛,協助前秦符堅稱霸天下的王猛。若不是早死,恐怕天下就沒那麽多紛亂了。但也正是因為傳信的王猛,如此人物,若是陷阱,恐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孟德,你們怎麽看?”劉辯看向曹操,荀彧,荀攸等人。

曹操出列,搖了搖頭道:“王猛此人,微臣所知不多,傳聞其才學過人,不過卻深居簡出,不知是真是假。不過函谷關防備森嚴,就是長安那邊的消息,也是翻山越嶺才能傳到長安。此次或許也是一個機會,不過長安那邊消息閉塞,沒有足夠的消息,微臣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

長安路途遙遠,關中消息閉塞,信使傳遞消息都是翻山越嶺走的偏僻山路才傳到洛陽。沒有足夠的消息,曹操也不敢妄言,只是說或許是個進攻長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