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軍銜制(第2/2頁)

“老夫已經辭官致仕,不過是閑散村夫,楊先生是找錯人了!”

“不!”

楊時果斷搖頭,“張相公,方今天下,能站出來說句公道話的,寥寥可數,而相公就是為數不多的良心所在……秦王再度出山,倒行逆施,且不說別的事情,光是弄得天竺百萬人造反,要想平定,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工夫,這一條他就應該辭官罷相,閉門思過。”

張方平煩躁地擺手,話誰都能說,可問題是王寧安是輕易就扳倒的嗎?

“楊大人,老夫沒有興趣,你請自便。”

“張相公!”楊時也不顧什麽禮數了,他幾步沖過來,攔住了已經起身的張方平。他急赤白臉,用近乎哀求的聲音道:“老相公,您不願意公開發表也行,但是向陛下進言,總是沒有問題的吧?您雖然致仕在家,但畢竟是重臣,不同一般,您的奏折依舊能上達天聽,老相公,莫非連公道話都不敢說嗎?”

……

政事堂,首相值房。

外面很亂套,輿論嘩然,議論紛紛。

但是這裏卻是出奇的平靜,作為王寧安手下的兩大打手,王韶和章楶都在,他們面前放著沙盤,上面插著不少的小旗。

“王爺,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我們控制的區域快速減少,亂軍占領的地盤越來越大,力量也越來越強,但是實際情況,恐怕並非這麽簡單。”

章楶篤定道:“首先,我們雖然失去了土地,但是卻損失有限,到目前為止,死傷的人還不到兩千,其中主要是來自塞爾柱的雇傭兵,換句話說,我們沒什麽損失,而且隨著人馬集結,散開的手指已經攥成了拳頭,打出去只會更有力量!”

王韶也笑道:“不止如此,天竺那邊,雖然聲勢浩大,但是仔細看去,叛亂的中心是幾個公國,而這幾個公國中間,又有山嶺阻隔,彼此的聯系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這也怪不得他們。”王韶譏誚道:“天竺幾百年來,四分五裂,彼此之間隔閡極深,甚至是生死仇敵。在叛亂的初期,他們尚且能夠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大宋,但是隨著控制面積增加,彼此矛盾沖突不斷。我敢斷然,他們的人馬越多,勢力越強,離著敗亡就不遠了。”

章楶立刻接過來,“沒錯,我看這次是一個消滅天竺諸侯的絕佳機會,王爺,末將願意請令,只要再給我3……呃不,是兩萬!兩萬!!只要兩萬人,末將就能鏟平天竺的亂賊!”

王韶身為兵部尚書,沒法帶兵出征,充滿了羨慕。

誰知王寧安卻搖了搖頭,“既然天竺是疥癬之疾,那就不用著急了,索性就讓天竺亂下去,一顆膿瘡,總要鼓出來,才好下手,畢其功於一役嗎!”

“那,那萬一糜爛敗壞,不可收拾,該如何是好?”章楶有些急了。

王寧安還是不著急不著慌,“應該不會有問題的,我信得過柳羽。”

章楶還是沒轉過來,可王韶卻突然一驚,乖乖,怎麽才想起來,秦王的兩個公子都在天竺,王爺不是信得過柳羽,而是信得過兒子啊!

看起來天竺的事情要留給兩位師弟表演了,沒有他什麽事了。

“既然師父有了安排,我們當然放心,只是天竺的事情也不能拖延太久,現在輿論大嘩,有很多不利於師父的說辭,沒有作為,豈不是更給他們口實了?”王韶憂心忡忡道。

王寧安笑了。

“誰說沒有動作,我正有大動作要推動呢!”

“不知師父有何打算?”

王寧安道:“這一次天竺的情況,暴露了我們軍中的很多問題,不單是老化遲鈍,還有指揮不靈,運轉不暢,一旦沒了主將,就一盤散沙,不成氣候。”

“所以,我決定要徹底整軍,推動軍銜制,把兵歸將有的陋習一舉革除!”王寧安聲音激昂,充滿了戰意,這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改革,甚至比之前的所有改革加起來都重要!

道理很簡單,唯有控制住了軍隊,才能保住變法的成果,不然一切就是沙灘上的城堡,扛不住風霜雨雪……施行軍銜制,最大的好處就是士兵不再認某個人,而是認軍銜,只要軍銜比你高,就要服從……換句話說,某些將領無法憑借自身的權勢和魅力,主宰所有部下,一紙調令,就能用軍銜相同的人接任,大大加強了政事堂和兵部的權力。

天竺的叛亂,正好給了王寧安推行軍銜制的絕佳機會,真不知道那些興風作浪的人,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