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2/2頁)

……

真正的科學家,王寧安是從來不敢怠慢的,他的態度也讓賈憲大為感動,什麽叫士為知己者死,老先生一點都沒有猶豫,直接挑選了20名最優秀的學生,隨著王寧安一起動身回京,準備參加鐵路工程,他又派人給姚舜輔送信,讓這個學生也過來,一起為國效力。

回京的路上王寧安滿臉春風,撿到了寶貝,能不高興嗎!

可文彥博卻是哈氣連天,怨聲載道。

“二郎,老夫不是說你,工匠啊,下等人而已,幹的都是末業,你卻這麽重視,未免讓真正的士人心寒!”

“文相公,不知你說的士人是什麽人,莫非是你自己?”

“士人重道義,輕死生,不畏強權,不屈名利,以家國天下計,傳聖賢之學,擔江山社稷……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是天下的表率。就說說這些家夥,哪樣挨得上邊兒?”

王寧安哼了一聲,“寬夫兄,你要是這麽說,拖拉機你也別要了,播種器也別買了,你和你的那幫士人用手刨地,刀耕火種,不計得失,不要名利……正好啊,在青天皓月之下,養浩然之氣,最好你們別食人間煙火,去首陽山當隱士去,如何?”

“王寧安!”

文彥博氣得咬牙切齒,突然他又笑了,“哈哈哈,二郎啊,你還是不聰明,早晚你會明白的,世上的百姓,還是要推崇士人的,你信不信?”

“我當然相信了,因為書寫歷史的權力在你們手上啊!”王寧安輕蔑一笑,“信不信,等過了幾十年,這些士人都敢說,是你們崇尚進步,引領文明,鼓動風潮,才使得明智大開,結果才有了種種發明創造……一切都是你們的功勞,我說的對不對?”

文彥博緊閉著嘴唇,露出了驚駭的神色。王寧安只是淡然一笑,他太了解文人貪天功為己有的本事了。是先有了大航海,還是先有了文藝復興,是先有殖民化,工業化,還是先有思想啟蒙?

稍微想想,就知道哪個更重要!

所謂的社會學,九成九都是解釋一個階段的世界現實,而非創造引領……說到底改變世界的是實幹家,而不是嘴炮家。

所以再多的大師,再繁榮的思想,十裏洋場,舞跳得再好,觥籌交錯,名媛才子,多麽瀟灑,也擋不住機槍大炮,鐵蹄踐踏……

王寧安是個很現實的人,他早就看透了文人偷天換日的鬼把戲,滿臉不屑,文彥博用力哼了一聲,“就算你說得對,又能如何?終究是你一個人而已!”

“很快就不是了。”

“你什麽意思?”文彥博焦急問道。

王寧安哈哈一笑,“寬夫兄還不知道嗎?因為朝廷吏治改革,要充實進來一大批官員,科舉也要調整……所以啊……以後的歷史,不會讓你們寫的!”

“你,你……”文彥博激動起身,卻忘了自己坐在馬車上,腦袋碰到了車頂,疼得齜牙咧嘴。

“王寧安,你這是作死,早晚有一天,所有的士人都會找你算賬的!”

“那又如何?我會怕嗎?寬夫兄,最好你別在其中,不然啊!”王寧安在脖子上,用手比劃了一下,文彥博只覺得渾身一寒,再也不敢多說。

回京之後,陸續有各藩國派遣使節趕到,無不攜帶著厚禮,另外宋庠、張方平、龐籍,三位總督,也派遣人員,進獻金銀土產。

別以為只有文彥博會榨油水,這幾位下起手來,一樣黑得不得了,總計,一共有500萬貫,另外還有10萬苦力,其中光是從倭國,就弄來了5萬。

人才、勞工、物資、經費……全都湊齊了,終於可以開工了!

就在這時候,範純仁突然找到了王寧安,他臉色鐵青,很不高興。

“師兄,你到底管不管?”

王寧安吸口氣,“發生什麽事情了?”

“還不是小晏,他在徐州強征土地,激起民變,居然把老百姓劃入豪強名冊,要給遷居到倭國,實際上就是逼著老百姓去死!這麽大的事情,能坐視不理嗎?”

王寧安也嚇了一跳,他急忙從範純仁的手裏,接過了一封血書,上面詳細記述了徐州推官晏幾道,為了征地修鐵路,殘害百姓事宜,下面是一堆血紅的掌印!

王寧安深深吸口氣,“堯夫,你先告訴我,這是從哪裏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