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2/2頁)

司馬光驚喜問道:“效果一定不錯吧?”

“嗯,能拉15節車廂,每節能裝兩萬擔煤炭。”

“嚯,一共就是30萬擔啊!”

王寧安含笑,“關鍵的是驅動火車,只要一個司機,兩個產煤的就夠了!”

“啊!”

這回可把司馬光驚呆了,他差點坐在了地上!

一擔是120斤,一頭毛驢,最多能運兩擔煤出山,還需要一個人牽著。

要運走一節車廂的煤,就要1萬頭驢,一萬個腳夫!

一列火車,遞得上15萬頭驢,15萬個腳夫!

司馬光稍微想想,又立刻搖頭了。

賬不能這麽算。

用那麽多的驢,那麽多的人,需要多少草料,多少糧食,而且狹窄的山路能不能擺得開?如果有傷損意外,又要怎麽賠償……

把人工成本也算進去,火車帶來的效率提升,就是幾十萬倍,甚至更多!

這可真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東西!

司馬光也不淡定了,“修,一定要修鐵路!無論多少代價,都沒有問題!”

王寧安輕輕一笑,“沒多少代價,就是發債!先發2000萬貫!”

一瞬間,司馬光的臉就黑了。

“我說師父,你就不能想點別的辦法,比如讓沿途的百姓捐款,或者讓商人出資?”

王寧安搖了搖頭,“君實,我計劃修兩條鐵路,一個是從幽州向南,直接到金陵,另外再修一條,連接兩京,這樣就形成了十字形的鐵路格局。”

“師父的想法好,弟子贊同。”

王寧安又道:“這兩條鐵路,都是幾千裏遠,沿途道路地形復雜,需要征收土地,發動民夫,又要有最好的工匠測量設計,安排施工……整個過程,必須傾國之力,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沒法成功……靠著老百姓出錢,或者商人投資,他們承擔不起風險,唯有朝廷才能扛得起來!你說吧,不發債能行嗎?”

……

王寧安曾經想過,蒸汽機也發明了,工廠也建立起來了,是不是就可以功成身退,等著大宋自己跑步進入工業化了?

經過這兩年的觀察,王寧安斷然搖頭了。

事情遠沒有想的那麽簡單!

咱們不妨先想想,英國為什麽能工業化,或者在工業化之前,英國具備什麽條件?

首先,英國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市場廣闊,海外的金銀流入,資本充足。

其次,英國又向海外移民,使得勞動力缺口變得非常大。

而什麽是工業化呢?

就是資本增密,排斥勞動的過程!

英國很有錢,又嚴重缺乏勞動力,還面臨著龐大的海外需求,等於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占盡了!

這時候有錢人,資本家,自然願意使用機器,代替人工,增加產出,而工匠們,也不斷革新技術,提升效率。

這樣一來,水到渠成,工業化就率先發生在了英國。

很多人都扼腕嘆息,覺得中國有幾次都走到了工業化,資本化的門檻,就差臨門一腳……其實這是個幻覺!

根據上面的分析,就能看得出來,以中國的體量,不論是湧進來多少資本,攤到龐大的國土上,都變得十分稀薄。

其次呢,由於人口眾多,勞動力始終充裕,對機器的需求就不是那麽強烈。

所以,兩個基本的條件都不具備,如何能進入工業化?

反過來說,工業化也只能發生在狹小的英國……海島的體量,能輕易灌滿資本,匱乏的勞動力,龐大的市場,又催生出強大的需求……剩下的事情,稍微學一點世界史的人都知道了。

輪到了大宋呢,很多人估計會說,也學英國,就能成功,對不起,條件完全不同,硬要學習,只會南轅北轍!

王寧安思前想後,他覺得要拋棄前世既有的觀點,又要借鑒前世的一切經驗,想來想去,也只有一個辦法,能走得通!

那就是由朝廷出面,協調組織。

資本不是不夠充裕嗎?

借貸發債!

勞動力不是很多嗎?

那就創造出更大的市場來!

要想富,先修路!

王寧安覺得只有開啟基建狂魔模式,才能把大宋導引到工業化的道路上。

“所以啊,君實,你就勉為其難吧!先來2000萬貫,不夠再追加。”王寧安說的輕飄飄,可司馬光卻好像被五指山壓住似的,來時候的好心情徹底跑沒了。

聽師父的意思,先修兩條,以後還要繼續幹……照這麽下去,只怕一萬年也還不清欠債啊!

在這一刻,司馬光是真想換個位置,誰愛管錢歸誰,反正老子是不想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