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2/2頁)

沒有法子,王寧安只能暫停工程。

這事文彥博全都清楚,他甚至有些鄙夷王寧安,你要的是鐵,在乎人命幹什麽,還真想著當聖人啊?

老文雖然心裏這麽想,但是他也清楚,真的從大宋弄幾萬,幾十萬的礦工,沒命的幹,到時候白骨累累,他老先生肯定要被禦史罵死。

至於從西域弄工人俘虜,那也不成。

西域也是地廣人稀,還有那麽多的工程要負責,沒有法子,只能暫時擱置。

這一次把西夏拿下,峰回路轉,文彥博立刻想到了甘州鐵礦。

隨著蒸汽機運轉起來,大宋的鋼鐵需求旺盛,內部的鐵礦已經不夠支應,所有人都在想辦法,這時候正是他文彥博一展身手的時機。

從西夏調用苦力,去開發甘州鐵礦,然後再把鐵錠和鋼材運回大宋,這可是一大功勞,就連王寧安,也不敢攔著。

恭喜文相公,王寧安不但不敢攔著,還要幫忙。

作為西涼王,整個河西走廊都是王寧安的,他有多少家底兒,還是很清楚的。

河西走廊除了優良的馬場,自古以來的絲綢之路,還有豐富的煤鐵資源,甘州有鏡鐵山鐵礦,而在涼州,有九條嶺煤礦,能出產優質的無煙煤。

本來河西走廊人口不多,而且山林重疊,老百姓靠著木材就能生火取暖,用不到煤礦,但是進入工業時代,情況就不同了。

王寧安在拿下河西走廊之後,就利用俘虜,大修道路,目前已經把甘州和涼州連在了一起,至於從涼州通往蘭州等地的道路,還在推進之中。

現在看起來,必須加快工程進度了。

從鏡鐵山開采鐵礦石,在涼州設立煉鋼廠,把煉出來的鋼鐵運回大宋,進行加工使用……完整的煤鋼聯營模式,已經初露端倪。

只不過不管是鐵礦,還是煤礦,條件都非常惡劣,如果從大宋雇傭工人,要給他們提供保護,要給豐厚的報酬,人家才會同意。

算下來,不但賺不到錢,還要賠錢。

維系鋼鐵廠運轉的擔子必須落在奴隸和戰俘身上。

這事情王寧安清楚,但未必能幹得那麽漂亮。

可文彥博就無拘無束了,絲毫不在乎後果……他老人家在大宋,尚且把百姓視作芻狗,面對西夏,他能客氣嗎?

文彥博給西夏下了命令,要求他們一年之內,全部改養綿羊,同時抽出20萬丁壯,作為工人,進駐甘州鐵礦,不得有誤!

“文相公,外官求你了,給西夏的百姓留一條活路吧!”

李成嵬真的下跪了,他痛哭流涕,哭訴道:“這麽短的時間,哪裏能輕易改了?更何況20萬青壯啊,西夏已經沒有那麽多的人了,文相公,你這是讓西夏絕根兒啊!”

文彥博似乎不在乎李成嵬的哭求,他呵呵兩聲。

“監國大人,你們如果一直靠著遊牧農耕為生,產出有限,難免要和大宋沖突,爆發戰爭……即便是短暫臣服,日後也必將造反,千百年來,莫不如是。我大宋有不少人,是主張對西夏強硬的,甚至有人希望把你們全部消滅掉……甚至提議,在興慶府,河套,撒上食鹽,把土地廢掉,這樣就再也沒法為禍大宋了。”

文彥博感嘆道:“老夫悲天憫人,不願意你們玉石俱焚,已經和朝廷中人,吵了多少次了,我的苦心你們怎麽就不懂啊!”

這老文也是夠了!

偌大的朝廷,像你這麽狠心的,還真沒有!就連王寧安也沒說要往興慶府撒鹽啊,咱們別誣陷好人成不?

當然了,李成嵬是不清楚大宋的情況,被文彥博說的一愣一愣的,啞了喉。

這時候,文彥博緩緩站起,走到了李成嵬的面前,把他拉起來。

“監國大人,你要想開一點,雖然暫時辛苦,但是能換來永久的和平,我們雙方,互相需要,結成一體,到時候就再也不會有戰亂了,後輩子孫都會念著你的好處的。”

說著,文彥博又掏出了一份合同,笑呵呵道:“這是毛紡廠一成的幹股,不多,一年也有30萬貫分紅,你也年紀不小了,該給後輩子孫留點福澤了……放心吧,老夫不會虧待你的。”

恍恍惚惚,從文彥博那裏出來,李成嵬整個人仿佛被掏空了,身體晃悠,都站不穩了,突然,街道上有一隊丁壯,被人用繩子綁著手臂,成排帶走……而負責押運的居然是幾個年輕的黨項貴胄!

噗!

一口老血噴出,李成嵬頓時撲倒,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