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2/2頁)

就在工廠建立的同時,呂巖又組織百姓,修了十幾條的引水渠。

不但解決了棉花的灌溉問題,而且還把其他的口糧田也給灌溉了。

在濟州,因為爭水而出現的械鬥,不但沒有發生,還讓百姓的糧食普遍增加兩成產量。別小看這兩成,原來吃不飽的人能吃飽了,吃飽的人,有了一點余糧。

這下子讓蘇轍看到了希望,他立刻在兗州成立了學堂,專門收農家子弟,也不要求這些人讀書考科舉,只要求識字,會基本的計算,能看懂說明……然後又從幽州聘請了兩個百工院的講師,讓他們培養這些年輕人。

其中表現好的,可以進入工廠,一邊上學,一邊操作,每個月能拿100文,這點錢放在洛陽,實在是少得可憐,但是放在兗州,那可就不一樣了。

普通的學生,一個月束脩只要50文,也就是說,上學,學得好,不但不花錢,還能給家裏賺錢!

這一下子學習的風氣全都帶動起來……家家戶戶,勒緊褲腰帶,也要把孩子送進學堂,不為了讀書明理,而是為了學手藝掙錢!

要知道,一個熟練的工人,每個月能拿到5貫錢,如果學會修理蒸汽機,那可就更了不起,甚至每個月能拿到上百貫!

在工廠做工,和鄉下耕田,最大的區別就是工廠每個月發錢,而種田,一年到頭,就有那麽一次收獲,賺得太少了。

所以兗州的百姓,都願意在教育上投入財力,甚至不惜血本,誰家的孩子表現好,能提前選入工廠實習,家裏都會敲鑼打鼓,大肆慶祝。

正因為尊重技術,努力培養工人,兗州的棉布質量,普遍好於濟州的,這個不是吹牛,光是對外銷售,他們的價格就比濟州的貴了500文。

“王爺,天竺和大食的商人都說了,明年願意加大在兗州的訂單,我們也準備購進更多的織機,估計到了明年,兗州的產量就能全面超過濟州!”

文彥博老臉鐵青,他咬了咬牙,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反倒是趙曙,他好奇道:“明年要增加產量,就要多種棉花吧?”

“嗯,的確如此。”

“那糧食呢,你們有什麽辦法沒有?”

“糧食主要還是外購!”章惇道:“陛下,我們已經成立了一個運銷公司,另外也和天竺談好了,明年他們會販運糧食過來,同我們進行交換。”

提到了運銷公司,王寧安也笑了。

“據說你收購棉花,販運棉布,都是這個公司幹的?”

“王爺明鑒,這個運銷公司是百姓出人力,棉紡廠出資本,合夥創立的,為的就是減少流通環節,對棉農的盤剝!”

說到這裏,章惇還瞟了一眼文彥博,心說老家夥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吧!

我們下的功夫,可比你深多了!

說起來,這個運銷公司,還是呂巖的主意。

之前王寧安也曾經鼓勵過,各地成立運輸蔬菜和畜產品的公司,解決城市的需求。

呂巖把這一招借鑒過來,他還給王寧安和趙曙上了一課!

文彥博在濟州那邊,弄出了很多的弊病,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而運銷公司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呂巖感慨道:“多年以來,朝廷政令不下鄉,地方上都是誰說了算呢?有鄉紳,胥吏,族老,甚至流氓地痞,亂七八糟的幫會……他們層層盤剝,敲骨吸髓……從老百姓手裏收購棉花,他們都要撈一筆,如果百姓購買糧食,他們也要扒一層皮。如果不把這些人解決掉,任何改變,不但不會給老百姓帶來好處,還會變成害民之法!”

他這話既是給文彥博說的,也是給自己說的。

當初呂巖不就是錯用了胥吏,才弄出了人命官司,他是痛定思痛,這一次直接讓百姓組建公司,把棉花從田間送到工廠,把百姓需要的東西,從城裏運回鄉村……他們只收取很微薄的運費,這樣做,既提高了棉花的收購價格,又降低了工廠的成本,實在是一舉兩得!

聽到這裏,就連文彥博都不淡定了!

哎呦……老夫怎麽這麽傻啊!

為什麽在濟州不這麽弄,否則又怎麽會天怒人怨,不可收拾……文彥博是追悔莫及,可王寧安卻品味出不一樣的東西,假如沒有分田,如何動員百姓,如何掃蕩那些渣滓,拗相公和自己談了那些,又有兗州的試點……下一步該怎麽辦,王寧安的心裏終於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