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2/2頁)

軍中最講究規矩不過,采購的量大,而且還是每三天結算一次。

第一次結算下來,唐牛就分了10貫錢!

面對著一串串的銅子,唐牛樂瘋了!

他幹了3年店小二,才攢下了3貫錢,三年的時間,還不如現在一天分紅多。

“爹,兒子終於明白了,徹底明白了!”唐牛咬牙切齒,過去他覺得陳爺是個不錯的人,其實那家夥也只是笑面虎而已。

他壓榨盤剝,自己腦滿腸肥,賺了無數錢,可是他把這些錢都用來置地,修宅子,卻舍不得給工人多發一點薪水,有人從早到晚,片刻不停,都累得昏倒,陳爺只是想扔垃圾一樣,把人擡出去。

在他的眼中,漢人連家裏的那條狗都不如!

好!

殺得好!

這些害人精就該殺得幹幹凈凈!

唐牛越發激動,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大宋的人馬,那才是真正的王師,做事公平,講道理,講契約,和遼國的野蠻人不一樣!

“爹,孩兒準備拿這個錢,請炎黃神像到家裏,咱們要每天祭拜,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漢家兒郎!再也不能讓人當成蠻夷了!”

……

這樣的故事,不斷在灤州和薊州上演。

分田,恢復作坊,牧場,70萬百姓,全都有了生計。

從各方來的訂單,就好像源頭活水,滋養著兩州的土地。

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對漢家的歸屬感也越來越強,從薊州看到了灤州,趙禎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穩如泰山!

這是真正的穩,把根須插進了土裏,越紮越深,牢不可破。

相比之下,富弼吹噓的那些,根本是笑談。看到了這裏,最得意的人就是趙宗景,簡直比他自己幹成了什麽事情,還要高興。

“富相公,這邊百姓真正安居樂業,奮發向上,你那邊流離失所,遍地難民,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富弼當然震驚,可是他卻不想認輸。

不是富弼蒙上了眼睛裝瞎子,而是他讀了一輩子書,很多東西都成了本能,無法撼動了。

富弼思量一陣,然後才沖著趙禎,一拜再拜。

“啟奏陛下,老臣有肺腑之誠,要瀝血上奏!”

趙禎頷首,“富相公請說吧!”

“陛下,我朝自太祖皇帝,建基立業以來,立下祖制,不殺士大夫,待士人之厚,亙古未有。天下士子,無不感念太祖盛德,一心一意,忠於朝廷,輔佐社稷,盡心竭力,不敢有絲毫怠慢……故此,才有百年承平,富庶康寧。士農工商,自古皆然,士為根本,表率天下。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亞聖高見,歷代帝王,無不養士以為用。如今王寧安在灤州和薊州的作為,分明是篡改祖制,直接分田於民,試問,升鬥小民,驟然得到田地,焉能不擁戴朝廷?可是過些日子之後,這些人不懂大義,不讀孔孟,如何能一直忠於朝廷?欲長治久安,必須要靠士人,而不能依靠小民!老臣以為,雖然王寧安的措施,暫時有效,但終究不能長久,必將禍國殃民,懇請陛下為了大宋江山長遠考慮,不要被一時小利,迷惑了耳目!”

說完,富弼撩起袍子,竟然雙膝跪在了地上,五體投地。

他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

但是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我們才是你的幫手,才是朝廷的左膀右臂。

那些泥腿子什麽都不是,給他們好處也沒有用,他們不會真正忠於朝廷,君不見歷代都是亂民作亂,才把朝廷推翻的嗎?

漢有黃巾之亂,唐有黃巢之禍,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趙禎也不由得迷離起來,到底是依靠士人,還是依靠百姓,真是難解的一道題啊!

他站起身,走到了富弼的身旁,拍了拍富弼的肩頭,讓他站起來。富相公此刻腦門都見汗了,他暗暗松了口氣,看起來陛下還是聽進去了。

正在富弼竊喜的時候,突然外面響起來了急促的鐘聲。

有一個騎士從村子飛奔而過,扯著嗓子大喊:“遼寇來襲!遼寇進犯!”

所有百姓都被驚動了,大家夥短暫慌亂,這時候幾個老農突然站了出來。

“還愣著什麽,抄家夥,和遼狗拼命去!”

很快所有青壯集結起來,直奔村口而去,看著百姓義憤填膺的背影,趙禎的眼睛是濕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