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2/2頁)

王寧安瞪了賈昌朝一眼,只給老家夥兩個大鼻孔,你自己想去吧!

奈何賈昌朝修到了大厚無形,大黑無相的地步,根本不在乎,依舊談笑風生,也真是一朵奇葩。

老賈如此,富弼就顯得比較尷尬了,他遲疑了半晌,還是緊走兩步,過來給晏殊行禮。

“小婿拜見嶽父大人。”

晏殊把臉一轉,只是說道:“不敢當。”再往下,一個字都沒有,弄得富弼老大沒趣。

雙方都擺開了陣勢,對了,還有一夥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新科的進士,今年的狀元叫鄭獬,他模樣不錯,二十出頭,春風得意,神采飛揚,他們這些進士身上都是官服,相比之下,六藝學子通通白身,相差甚遠。

連科舉都不敢參加的廢物,也配和我們相提並論,不自量力。

他充滿鄙夷,斜視著這邊。

“瞧見沒有,那副眼高於頂的德行,就是欠揍!”大蘇氣哼哼道。

曾布同樣怒氣填胸,“行了,有本事咱們金殿上見,讓他們知道六藝學堂的厲害!”

雙方都在心裏較勁兒。

……

時辰到,宮門開放,隨著宦官,踏著漢白玉的道路,直奔大慶殿,相比起以往,大慶殿顯得更加氣勢恢宏,趙禎接受了百官的朝賀,先沖著晏殊和範仲淹微微一笑,“快給範相公和晏相公搬來椅子。”

小太監連忙跑下去,給兩位搬來了有靠背的椅子,不是平時見皇上坐的墩子,可見趙禎對他們的心意。

兩位老相公謝恩之後,才坐了下來。

趙禎又吩咐給其他人賜坐,當然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待遇,除了兩府相公之外,只有王寧安,歐陽修等人有位置,尤其是王寧安,丫的比狀元郎鄭獬還年輕了許多,居然身著紫袍,能在大殿之下坐而論道,你算是什麽東西?

難怪文官們看他不順眼,連帶著連他的門人弟子都成了異類,鄭獬等人的仇恨值快速飆升。

只聽趙禎笑呵呵道:“範愛卿,這幾年你一直在教書,可有什麽心得體會?”

“啟奏陛下,教書育人,知行合一,首在一個用字,所學才能,唯有用到實處,才是真正學到了本事。歷朝歷代,不乏感嘆懷才不遇之人,老臣竊以為此類人物多半不值一提,他們懷了什麽才,又憑什麽得到重用?朝廷治理九州萬方,億兆黎民,責任至重,沒有真才實學,是斷然擔不起職責的。這些年來,六藝學堂以培養學生實學為重!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弓馬騎射,算術會計,乃至航海,工商,外語,醫學,冶金……既有通識教育,有因材施教,重點培養興趣才能,老臣雖然不敢誇口,但是六藝學子絕非一般腐儒可比!”

範仲淹的口氣夠大的,在場不少官吏就想反駁,可奈何老範江湖地位太高,他們根本沒有膽子。

王寧安看在眼裏,心中暗樂,這就是把老範弄到金殿上的好處,同樣的話,要是他說出來,不定有多少人噴他呢,可範仲淹說出來,你們不願意聽,那也要忍著!

許是被壓抑久了,範仲淹意猶未盡,繼續開炮,“陛下,這些年來,朝廷取士,務虛得多,務實得少!西昆體華麗無物,太學體空洞不文,國朝養士,厚遇天下士子,所圖者,就是士子們能為國解憂,為陛下排除萬難。可這些年來,朝廷應對,屢屢失策,黃河水患,至今尚未解決,東流北流,爭端不息。各地災荒遍野,民生艱難,四夷作亂,戰禍不斷……我大宋看似盛世繁華,可實際上已經危機重重,必須要選拔真正人才,栽培新一代才俊,奮發圖強,才有挽回國運的可能。老臣處江湖之間,心憂蒼生,懇請陛下慧眼識人,提拔賢才,中興大宋天下百姓都盼著呢!”

聽著老範的話,恍惚之間,又回到了當年的慶歷新政。

趙禎情緒激動,不由自主站了起來。走到了範仲淹面前,激動道:“這麽多年,範愛卿報國之心,天地可鑒。朕深為動容,範愛卿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要務實,要選拔有用之才。”

趙禎看了一眼兩邊的年輕人,他嚴肅道:“這一邊是科舉出來的英才,這一邊是六藝培養出來的俊傑,究竟誰高誰低,今天就見一個分曉!”